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

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

ID:46758691

大小:6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_第1页
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_第2页
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摘要:计算机基础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踏入社会必备的技能之一。木文着重探讨了该门课程的教学现状并对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进行了创新和大胆的设想。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正以极快的速度朝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这就使得计算机应川成为现代屮职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木技能。怎样使屮职院校的学生具备完整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操作技能,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是现今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的重点所在。一、

2、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分析1、教材落后陈旧,跟不上时代步伐。教材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是学生学习的载体,但口前人多数教材都与时代步伐严重脱节,教材内容陈iri落后,交替更新过缓,导致计算机基础的很多新技术、新知识不能很快出现在教科书上。此外,中职教材与中小学教材内容重复严重,完全体现不出中职计算机特色,导致学牛厌学思想严重。最后,教材理论性东西过多,实践操作内容过少,导致学牛上机无所事事,从而使教师上课陷入了尴尬境地。2、教学模式陈旧单一、学生实践机会太少。现在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仍停留在一节理论加一节实践的老模式。由于学校应有的学习设就达不到,严重彩响学生上机实践。而理

3、论课上,教师照木宣读,学生如同听天书,导致学生信心下降、兴趣丧失,应有的教学效果没有达到。3、学主个体差异明显。中职牛计算机水平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现彖。有的学生家里有计算机,实践机会多,他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比较深厚;而有的学生因多方面原因,计算机基础知识很欠缺。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参差不齐的现象,从而给老师授课带来了很大的考验。4、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选择不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亜要因素。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最根本的就是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n前人多数屮职院校的计算机课堂授课都停圖在旧的教学模式水

4、平上,填鸭式教学和教师的独自表演阻碍了师生z间的互动,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不出来,从而导致学牛只能照葫芦画瓢、而无法灵活处理实际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牛。二、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措沌1、开发校本教材,达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效果。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牛理、心理特点结合社会需要,开发校本教材,使教材跟上时代步伐。其次,教材应与实践操作相呼应。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应是理论和优秀适用的练习素材相结合。I大I为,一本好的上机练习册,既能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2、针对个体差异,实现分类教学。因学生之间差异性明显,教学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

5、学生的个体特点。教学n标上,我们可以设置基础类和提高类两个不同的教学目标。以Microsoftword为例:基础类要求学生熟练运用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髙类则在实现基础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能充分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乂能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采川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现多方位互动。如采川“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就是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的任务,让学生在探究任务过程中主动实践、思考、解决问题,这就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只

6、是点明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线索,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让学牛通过探究和协作两种方式来寻找。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考核评价方法。计算机基础课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仅凭期末试卷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的考核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儿个方面进行改革:首先,进行模块化考试,即每学完一个模块及时考核,从而掌握学主的学习情况;其次,利用实践活动进行考核,如制作电子校报、电脑创新设计等,完成良好者进行分数奖励;最后,期末考核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5、发动师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及时完善知识

7、技能。21世纪中职计算机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及时完善知识才不致于被社会淘汰。因为计算机专业知识太广,更新速度太快,逼迫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而社会是最好的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单位实习等手段,可强化学校和社会Z间的联系,从而保证教授、学习的内容不脱节于社会需求,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的H的。参考文献[1]W映铭谢景政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差异教学策略.中国电化教育,2005(8):66-69。黄冶斌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5(4):53-55。刘振国马淑英关于屮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思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