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

谈如何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

ID:46766198

大小:27.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谈如何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_第1页
谈如何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_第2页
谈如何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谈如何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对待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在对青少年教育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这种现象:明明是善意的和正确的教育,却遭到他们的对抗,越是想要他们这样,他们偏不这样。通常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逆反。逆反使教育活动受到很大阻碍。我们知道,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的积极配合,教育目标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如何正确对待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对此笔者谈一下几点浅见:一、正确认识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通过对有逆反心理学生的接触和观察,发现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1、教育者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是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外因。教育活动时间过长,超过了青少年心理承受的限度;教育者千篇

2、一律,过多地重复某项教育内容;教育者不能以身作则,失去青少年对他的信任;教育者自以为是、不容分辩;在说服和介绍中过分渲染、言过其实等等。这些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而引发逆反。2、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是逆反心理产生的基础。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学会了多种分问题的方法,喜欢探究事物的根源,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他们在发展顺向思维的同时,也发展了批判性和逆向思维。同时,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发展,青少年开始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独立地用自己的知识、观点、标准来衡量,对教师、家长和其他成年人的教导也不象童年时期那样轻信和盲从,而喜欢用批判的眼光来审

3、视一番。只有在别人的观点既有逻辑上的说服力,也能说明青少年本人和周围社会的问题时,才有可能接受,否则,就会产生怀疑和争论。而且,一些青少年也有可能对书本上的定论提出疑问,寻求答案和证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对社会的接触范围越来越广,他们好奇的对象也就越来越多。对理论的、社会的、自然的观点和现象,都想加以探讨,进行自我判断,而不愿被动地聆听别人的解释。由于认知的独立性、批判性以及好奇心等心理的发展和生理发育的加速,青少年产生了越来越强的成熟感和成人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个孩子了,希望独立自主,象成人一样在社会中享有平等的地位,不喜欢长辈用保姆式

4、的态度对待自己。但是,长辈们出于爱护和习惯,对青少年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继续用不加商量的口气指点、教育,因而往往引起青少年的反抗。青少年产生逆反是他们认知和独立意识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独立性,创造性和自我意识发展正常的青少年来说,出现适度的逆反是他们发育过程中的必然现象。3、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也与社会上一些消极因素有关。党内和社会上的某些不正之风,弄虚作假,以权谋私,官僚主义等,使青少年感到不满,但又无能为力,只好借逆反行为发泄厌恶、不满的情绪。另外,社会上一些不正确的心理暗示也会诱导青少年错误地认为越是逆反越能显示自己的个性。二、正确评价逆反的

5、心理特征逆反心理产生后,学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使得教育活动受到阻碍,教育目标不能顺利实现,甚至由于学生逆反而引发的行为会给他人、社会及其本人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人们常用桀骜不训、为所欲为等词来批判地描述青少年的逆反。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也能反映出一些有益的心理品质,如批判思维、好奇心、求异思维等等,这些有益的心理如果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就会有利于他们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有利于他们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形成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个性,有利于他们更快地成熟和更加有效地学习和研究。三、正确处理青少年的逆反行为对待青少年的逆反,教师和家长必须认真分析、冷静对待。由

6、于青少年的心理发育特征,产生逆反是正常现象,教师和家长不必大惊小怪,也不要束手无策,更不能强制压迫。而应冷静下来,认真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符合他们的性格和承受力等心理特点,他们提出的异议到底有没有道理。要静下心来,平等地与学生谈心,允许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他们一起分析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在日常教育中应努力采取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教育方式,主动消除和避免青少年的逆反发生。逆反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利于教育顺利进行的,但却反映了青少年的一些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和家长应及时发现他们迸发出的思想火花,悉心保护和大力引导这些有益的心理,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

7、展。教育是教与学的互动,学生的逆反心理避免和消除了,配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育目标也就不难实现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