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痰论治胸痹

从痰论治胸痹

ID:46768680

大小:24.5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7

从痰论治胸痹_第1页
从痰论治胸痹_第2页
从痰论治胸痹_第3页
从痰论治胸痹_第4页
从痰论治胸痹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痰论治胸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痰论治胸痹——第五学习小组摘要:胸痹是指以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引肩背、喘息不得平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痰浊往往是引发胸痹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处所云之痰乃无形之痰,通过分析其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通过审证求因的方法确定,而不是视之可见,闻之有声,触之可摸有形质的痰液。按其性质可分为寒痰、热痰,虚痰、郁痰、瘀痰和湿痰等。方以仲景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关键词:痰浊胸痹遣方用药痰浊的形成源于体内水液运化输布的失常,一般认为湿聚为水,水停成饮,饮聚成痰,可以随着气机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无所不至。如果痰浊停留胸中,痹阻心阳,心阳不振,心

2、脉不通,则可导致胸痹。《内经·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有言:“饮入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8津液的输布运化和脾、肺、肾三脏关系密切,那么这三脏功能的失常皆可导致痰浊的产生,同时肝气郁结导致肝失疏泄,全身气机失畅,也可导致痰浊的产生。按期与寒热相兼,虚实转化可分为寒痰、热痰、虚痰、湿痰、瘀痰、郁痰。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治其壅遏之痰实,结合痰的具体性质进行加味并调理与之有关脏腑的气机。以达到化痰宣痹、恢复病脏生理功能的效果。一、胸痹从痰瘀论治的病

3、因病机(一)饮食不当及不良嗜好因素致痰瘀生成现代人生活条件都较优越,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好的饮食习惯等,如饱食及或过食油腻、高盐饮食、少运动、长期静坐、酗酒、吸烟、精神紧张或焦虑等均导致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等。这些中医都可以称为血浊,浊为瘀也、为痰也。现代研究证明,膳食中的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硬化的形成、冠心病的发病呈正相关。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内膜下,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血管增厚硬化,同时伴有凝血/纤溶系统功能障碍,继而诱发胸痹。而烟酒对血管的内皮细胞有破坏作用,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这都是痰浊瘀生成原因。如《素问•

4、五脏生成》:“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日心痹”。《素问•至真要大论》:“民病饮积。”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乙集•嗜酒丧身》云:“酒性大热有毒,大能助火,一饮下咽,肺先受之,……酒性喜升,痰郁于上,溺涩于下,肺受贼邪,不生肾水,水不能制心火,诸病生焉……或心脾痛……”(二)内伤致痰瘀生成8内伤致病主要指情志过激,七情异常变化首先伤及脏腑,造成脏腑功能虚损,影响水液的运化和血液运行,产生痰浊、瘀血等致病因子,一旦停阻于心脉便引发胸痹。如晋代王叔和《脉经》:“愁忧思虑则伤心,……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重,心中痛彻背,当脐跳手,……此为

5、心脏所伤所致。”(三)体质因素先天体虚肥胖、年龄增加,致脾虚痰生、气虚致瘀血内生,痰瘀阻于心脉,胸阳失展,不通则痛,发为胸痹。肥胖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尤其短期内发胖或极度肥胖者,发病率更高。因为过度的体重增加,加重心脏负荷,且肥胖易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患,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加重。另外,肥胖后体力活动减少,妨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者侧支循环的形成故有肥人多痰之说。综上述,现代医家认为,胸痹的发病机制多数为痰瘀为患,如邓铁涛认为,冠心病早期、中期以痰证常见,晚期以瘀血维多。沈绍功亦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

6、构的改变,生活起居的好逸恶劳,加之气候环境的恶化,使冠心病的中医症候分类发生了变化,痰瘀证比例日渐增加,其易于瘀血互结。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可见血液粘稠性、黏滞性、聚集性和凝固性增高,丙二醛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降低。二、胸痹从痰瘀论治的症候及方药(一)寒痰胸痹8寒痰痹阻胸脉或虚或实。实者可由长期感受寒邪,寒邪凝滞,阻滞气机,气不化津,津停成痰,痹阻胸阳,或素体阳虚水湿不运,俱而成痰等多种原因造成。其核心症状为:胸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痛势剧烈,遇寒加重,得温则减,心悸怔忡,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弦滑。或伴有形寒肢冷,气

7、短乏力,面色苍白,自汗等症。此证,实偏盛者则当以散寒泻实为主:通阳散寒、祛痰开痹,治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加郁金,枳实增其行气化痰之力,再加桂枝通其心阳消除痰浊之痹阻;虚为主者则当以温阳散寒,化痰除痹,方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加附子,干姜,仙灵脾,肉苁蓉,补阳柔剂与补阳刚剂相结合,恢复人一身之阳气,驱散胸中之阴霾。(二)热痰胸痹热痰胸痹之形成,或由痰湿久蕴化热,或因素体痰多外感风热化为痰热。主要临床特征为:胸口闷痛,痞满不舒,咳吐黄痰,口干口苦不欲饮,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治以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阳散结,行气祛痰加胆南星,黄芩,枳实,竹茹,贝母增

8、其清热化痰之力。热痰并存时应当清则清,当利则利,当润则润。若兼有热盛伤津耗气之口渴欲饮,气短乏力的症状还要加麦门冬,天门冬,南沙参,生地等养阴清热的药物。(三)瘀痰胸痹朱丹溪《丹溪心法》里首创“痰夹瘀血,遂成窠囊”8一说。瘀痰胸痹可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