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

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

ID:46787211

大小:6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_第1页
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_第2页
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概述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充分就业(二)物价稳定(三)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四)国际收支平衡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一)需求管理盂求管理是指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H标的政策工具。盂求竹理的内容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方面。(二)供给管理供给管理是指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工具。包括收入政策、人力政策、指数化政策和经济增长政策等方面。第二节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一)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收入包括税收和公债两个部分,其中,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來源。财政收入政策主要是

2、税收政策,即政府通过改变税率调节税收水平,影响总需求。(二)财政支出政策1.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支出是指政府利用国家资金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从最终川途來看,政府购买支出可分为政府投资和政府消费2.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政府把以税收形式筹集上来的一部分财政资金转移到社会福利和财政补贴等费用的支付上,其作用在于给企业和家庭提供购买力,使他们有能力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二、财政政策的运用运川财政政策调节总需求的原则是“逆经济风向而行”,即当社会总需求不足时,要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刺激总需求,改变经济的衰退;当总需求过度,出现通货膨胀时,应釆取紧

3、缩性财政政策,抑制总需求,消除通货膨胀。(一)改变税率(二)改变政府购买水平(三)改变转移支付水平三、内在稳定器西方国家财政制度木身的某些特点,使它们自身具有某种自动调节经济、促进经济稳定的功能。也就是说,即使在政府支出和税率保持不变的时候,财政制度木身也会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因而被称为“自动稳定器”或“内在稳定器”。(一)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二)失业救济金和福利开支(三)农产品价格支持制度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被认为是抑制经济波动的笫一道防线,対经济波动起一定的减震作用,但不足以完全消除经济波动。四、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挤

4、出效应是指,政府开支的增加引起了私人开支的减少,从而以政府的开支替代了私人开支。这样,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就大大减弱。产生挤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乂会引起私人投资和消费的减少。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大小与资源的利用状况密切相关。第三节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一)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的目标就是维持国民收入与就业于一理想的水平,达到充分就业而没有通货膨胀的产出水平。(-)货币政策的工具1.公开市场业务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出售政府债券,进而扩大或缩小货币供给,并进一步提高或降低

5、市场利率的行为。2.法定准备金率的变更法定准备金率是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对存款的比率。银行创造货币的多少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3.贴现率的变更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向小央银行借款时支付的利率。在经济衰退时期,小央银行降低贴现率,扩人贴现数量,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储备金;在经济高涨时期或通货膨胀的情况F,屮央银行捉高贴现率,收缩贴现的数量,减少商业银行的储备金。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一)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凯恩斯学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特点是特别强调利率这一环节。(二)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主义学派认为,利率在货

6、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他们更强调货币供给虽在整个传导机制中的直接效果。M-E-Y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如果某一时期,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政府对以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对以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还可以将两种政策混合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有多种混合,这种混合的政策效应有时是不确定第四节供给管理政策一、收入政策(一)T资一物价冻结法(二)工资一物价指导线二、指数化政策(一)T资指数化(二)税收指数化(三)利率指数化三、人力政策(一)完善劳动力市场(二)人力资木投资(三)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四、经济增长政策(一)增加劳动力的数量

7、和质量(二)资本积累(三)技术进步(四)计划化与平衡增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