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科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ID:46793497

大小: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科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_第1页
科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_第2页
科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_第3页
科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_第4页
科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摘要:初中科学课程是一门学生参与程度比较高的课程,也是一门最能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课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有效提问,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和活动屮。用问题来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加以适时点拨,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得以锻炼并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问题的提岀、难度的设置加以合理地把握,并适时加以点拨,使我们的提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关键词:问题;难度;兴趣;困惑;层次冇效的问题,冇利于

2、调动学生投入自我探索之中,冇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有利于师生间思维的交流,尤其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主要探讨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提问。一、问题难度的设置课堂教学提问的主要目的一般是调动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问题如何设置?当然,问题耍有一定的难度与层次,否则难以达到训练学牛思维的目的。我们提的问题,能使学牛产牛认知上的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我们的提问目的就已达到。例如,“酸碱盐”的复习课中,如果只讲一些习题,学生要么不太愿听,要么忙于做题,对学生思维提升不够,收获不大。在上这节复习课时,先从一个实验引入:(1)在Fe

3、C13溶液中加入Ca(OH)2溶液,学生会看到开始没有红褐色沉淀产生,随Ca(Oil)2溶液加入量的不断增加,会出现红褐色沉淀;(2)在Ca(OH)2溶液中加入FeC13溶液,马上会看到红褐色沉淀。待学生观察后,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Ca(OH)2溶液和FeC13溶液参加反应,添加的顺序不同,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现象?”学生学习了酸碱盐的性质以后,再来思考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毕竟酸碱盐的性质这部分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运用起来就不简单。学生从“在FeC13溶液屮加入Ca(OH)2溶液,会看到开始没有红褐色沉淀产牛”这一实验现象,运用学过的碱的性质

4、,大胆地做出猜测:“可能FeC13溶液呈酸性,干扰了沉淀的生成”,利用实验进行验证,才能解决这一问题。这样不但使学生在复习课上精神集屮,加深了酸碱盐性质的理解,而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酸、碱、盐中由于相互反应而存在的干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收到了较好的复习效果。二、提问对象的选择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因此,教师提问后要停顿一会儿,给学生留足思考时间,然后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不同层次的提问对象,如回答判别型问题时可选择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描述型问题和分析型问题让屮等生回答,至于优等生可以设计一些创造型问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牛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可使各

5、层次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同时在问题提出后,观察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表现出来的肢体语言:如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的学生,会微张嘴,身体稍前倾,睁大眼睛;而对问题无把握或不会的学生,会在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你的目光。三、提问时机的把握1•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点。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可以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不断地利用和本节课有关的自然现象或实验刺激学生,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在这时如果能提出恰当的问题,使学生已有的知识与实验现象发生“化

6、学反应”。这时,这个问题就恰似催化剂,能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得到提升。2•抓住学生的困惑点提问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前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有疑有惑,便出现了“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貌”的情形,并且你如果不将这个问题解决了,就开始讲下一个问题,学生可能还在思考刚才的问题,课堂也收不到很好的效果,还不如干脆先提出问题,解决这个困惑。如在学生分组实验时,为了让学生更明确地了解“在检验氯离子时,加入硝酸银溶液后,还必须滴加稀硝酸,冃的是为了避免碳酸根离子的干扰”,特意加了一个实验“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也会产牛白色沉淀

7、”,结果意外出现了:下半部分是白色沉淀,而上层有一圈竟产生了浅黄色沉淀,这是为什么?当时就在学生完成分组实验后进行了探究,最后发现是由于碳酸钠呈碱性的缘故,这种浅黄色沉淀竟然是碳酸银与氧化银混合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反应中一种物质的存在可能会干扰到其他物质的反应,从而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了训练。四、提问层次的设计张楚廷先牛说:“教学,从根本上说,是思考着的教学引导着学牛思考,乂让思考着的学生促动教师思考。而在这一过程中,问题是最好的营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