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诊治策略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诊治策略

ID:46800895

大小:6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诊治策略_第1页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诊治策略_第2页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诊治策略_第3页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诊治策略_第4页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诊治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诊治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诊治策略摘要目的:研究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理生理特点及临床转归特点,以期提高FDGE的诊治水平。方法:收治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2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例中12例出现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率为6%,均发生于术后10〜14天。12例全部经非手术治疗于术后12〜28天胃排空功能恢复,痊愈出院。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方面的。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也是鉴别机械性梗阻的重要手段。采取非手术治疗均可治愈,辅助治疗有较好

2、的疗效。关键词胃切除术胃排空诊断治疗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098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又称胃瘫,在临床上是各种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该病若不及时治疗,则导致病情加重,严重影响患者胃部手术预后情况及其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该并发症的及早确诊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000年3月〜2010年6月收治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200例,术后12例患者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并发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0年3月〜2010年6月收治行胃大部切除术

3、患者200例,择期手术患者163例,急诊手术患者37例,B-I式吻合36例,B-II式吻合136例。其中十二指肠乳头囊肿患者4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48例,冃癌患S3者148例。其中男156例,女44例;年龄25〜81岁,平均58.4岁。术后200例患者共12例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为6%,并发症发生时间均为术后10〜14天,男7例,女5例;年龄31〜79岁,平均59.3岁,十二指肠乳头囊肿患者1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4例,胃癌患者7例。B-I式吻合3例,B-II式吻合9例。临床表现:患者术后在停胃减压

4、、肠功能部分恢复后,给予半流质饮食时,出现暧气、恶心、呕吐、反酸、上腹饱胀等临床症状。重新置胃管减压上述症状缓解,引流量达600〜3000ml/日,停止胃减压后6〜8小时,上述临床症状重新出现。查体可见患者肠鸣音减弱且可闻及振水音,上腹部饱满,有轻度压痛感。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治疗。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持续胃肠减压,禁饮食,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营养支持等。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甲氧氯普胺、糖皮质激素、红霉素、中药等。其他治疗,可给予患者高渗盐水洗胃,针灸等辅助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12例功能性胃排空障

5、碍患者均于术后10〜28天临床症状消失,胃正常排空功能恢复,无1例再手术,全部恢复正常进食出院。讨论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在临床上是指胃手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胃排空延迟,是各种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国内文献报道该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67%〜8.00%。本研究显示,200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有12例患者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为6%,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该病若不及时治疗,则导致病情加重,正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对减轻患者痛苦,避免再次手术,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发病机制:①交感神经系统

6、激活,使胃肠交感神经抑制性活动增强,通过抑制胃肠神经丛的兴奋神经元抑制胃动力,还可通过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儿茶酚胺直接与胃平滑肌细胞膜上的a和B受体结合,抑制平滑肌细胞收缩,这目前被认为是产生术后FDGE的主要原因;②胃去神经支配,胃、体间的迷走-迷走反射弧中断,胃蠕动减弱或紊乱;③正常胃起搏点数量减少,冃窦远端异位起搏点抑制正常起搏点;④胃泌素分泌减少,肠抑胃素分泌紊乱,小肠黏膜分泌的胃动素分泌减少;⑤胃内正常菌群平衡失调;⑥精神和心理因素;⑦高龄、恶性肿瘤;⑧糖尿病;⑨其他因素,如镇痛泵/阿片类药物、腹腔内感染

7、、全身营养状况、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食物过敏、手术时间和方式、免疫抑制等。诊断:胃大部切除术后FDGE的诊断主要依靠其临床表现、胃造影及胃镜检查。临床表现,胃大部切除的患者术后数日拔出胃管进食流质或由流质改为半流质饮食后出现上腹饱胀、暧气、恶心、返酸、呕吐症状,呕吐物常含有胆汁样内容物,因此其发生时间多在术后10〜14天。重新置管减压,引流量>600ml/0,多时可达3000ml/日。12例患者中6例用上消化道X线稀顿或碘剂造影检查X线腹部平片无机械性肠梗阻表现。胃肠道造影可见患者胃松弛、蠕动减弱,残胃呈袋形

8、,数小时后可见少量造影剂呈漏斗状或线状通过吻合口。胃镜检查6例,可见患者有胃液潴留,残胃扩张、蠕动很弱或无蠕动,吻合口和胃壁黏膜有水肿现象但无梗阻。本组有2例患者经胃镜检查后病情迅速转归,再行造影检查时见胃蠕动恢复,残胃排空正常。3例患者经胃镜置鼻肠管于输出襟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降低了液体的输入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成本,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因此,可以看出,胃镜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