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野下名词词义的理据探析

认知视野下名词词义的理据探析

ID:46813703

大小: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认知视野下名词词义的理据探析_第1页
认知视野下名词词义的理据探析_第2页
认知视野下名词词义的理据探析_第3页
认知视野下名词词义的理据探析_第4页
认知视野下名词词义的理据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认知视野下名词词义的理据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认知视野下名词词义的理据探析【摘要】词义的理据简单地说就是事物现象的得名之由,不同的民族、地区认知方式不同,词义的理据就有可能不同。木文就以石岛方言名词为例,从突显观、注意观、视角等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出发,探析名词词义的理据。【关键词】词义理据;认知;突显观和注意观;视角;家族相似性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80-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认知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感知与体验的过程,是人与外部世界、人与人互动和协调的产物,是对外在现实和自身经验的理性看法,通过认知人们对世界万物形成了概念和意义,其间包含推理、概括、演绎、记忆等一系列心智活动。”语言是客观现实的镜像,所以它

2、是一种认知活动,一种在客观存在的基础之上经过体验和经验加工而成的认知活动,而词语,尤其是名词,是这种认知活动中最集中的反映。“词义的理据通俗的说法是事物现象得名之由”,名词是人和客观事物的名称,那么,通过对名词词义理据的分析,就可以探析出人或事物的得名之由,研究出具体词语的产生来由。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的方言分区法和钱曾怡的《山东方言的分区》,石岛方言在系属类别上归属于胶辽方言,是其中的一个方言点。人们在接触一个事物时,要想进一步了解它,就需要给它一个标识或名称,对其进行抽象化、符号化,将英转化为语言世界的一份子,而这一转化过程需要借助人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需要主观认知的参

3、与,也就是说,客观现实和语言之间存在着认知因素。所以,本文我们就以石岛方言名词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在认知视野下,探析事物的得名之由,即名词的词义理据分析。一、突显观和注意观视野下的词义理据探析突显观和注意观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解释事物的命名理据和研究词语转义有重要意义和说服力,它们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通俗地说,突显是从事物自身的角度说的,注意则是从主观者人的角度看的。“从语言符号的生成来看,命名是事物特征的突显和注意力的定位过程”,也就是说,人们在将事物符号化的过程中,往往根据事物的主要特征,如形状、颜色、功用、位置等來命名,即一般选取事物最突显,最

4、能够引起人们主观注意的方面来命名。女m在现实世界屮,客观事物本身就是一个复朵的综合体,由许多不同的部分、特点组成,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的,这就为人们的认识差异提供了可能性和先决条件,也就是说,山于事物的客观性和多面性,加Z人们思维、注意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人们的认知差异,所以在给事物的命名的侧重点上也会有所不同,同时通过这样的符号化命名处理,很容易从词语本身的指示和意义看出事物的特点,分析出词语的词义理据。二、视角理论下的词义理据探究认知是主客观因素的互动及其结果,主观意愿在认知过程中具有绝对的优势地位。视角本是认知语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这里将其引述用于解释词语得

5、名的问题。视角理论主要涉及方位、方向性和优势视角等。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因其成长环境、背景知识、爱好等的不同,在面対同一事物时,看待事物的视角也不尽相同,因而命名上也会有所不同。冇时虽然名称相同,但词义的理据不相等,所指称的意义必然不同。如,老西子、南了蛮子石岛地处沿海,为山东最东端,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将石岛区域以西的外省市的人们称作“老西子”,南方的称作“南了蛮子”。山外石岛三面环海,一面靠山,以山为界,将石岛区域以外,山的另一头地段称作“山外”,那边的人则称为“山外的”。南海、北海石岛是一个沿海小镇,海岸线绵长,“南海”、“北海”非地理学上所指称的相关海域,而是从石

6、岛自身的地理位置來看的,以南的海域称为“南海”,以北为“北海”。三、家族相似性原则下的词义理据分析范畴是词汇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耍理论之一。原型范畴观颠覆了传统范畴观的规约,它以家族相似性为基础建构新的理论。家族相似性原则认为:在某一范畴里,“每一个成员与另一个或多个成员至少有一个相同点,但所有成员同时没有或很少有相同点”。女m在石岛方言屮,以上所列的事物同为“面食”这一范畴的成员,7种食物的共同点是制作原料的使用上以面粉为主,不同点则各有差异,如“米W和“糕悖悖”的形状相似,馅料不同;“豆悖悖”和“米W的形状和馅料都不相同等,这种不等的相似性,使得他们成为了

7、一个范畴里的成员。而换一个角度,从事物的得名之由,即词义的理据分析上看,正是由于这种相似性,使得人们在指称时使用了“俘悖”这一总的称呼,而又因各自形状、馅料上的不同,给予“豆”、“米”等词素加以区别。同样,在石岛方言的亲属称谓屮,冇些称呼的使用屮也体现了这种相似性认知。如,普通话的妈妈、婆婆、大伯母、小伯母、大姨姑姑、继母、干妈;石岛话的妈、婆妈、老妈、小妈、姨妈、姑妈、后妈、亲妈。石岛话中,以上所列称呼都带有“妈”这个语素,有的具有区别意义和实在意义,如“婆妈”;有的没有实在意义,只是一个构词语素,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