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的意象性探析

认知语言的意象性探析

ID:46814198

大小:7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8

认知语言的意象性探析_第1页
认知语言的意象性探析_第2页
认知语言的意象性探析_第3页
认知语言的意象性探析_第4页
认知语言的意象性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认知语言的意象性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认知语言的意象性探析认知语言的意象性探析[收稿口期J2014-04-13[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3-QN-648)[作者简介]赵楠(1980-),男,河南省开封市人,郑州轻工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文化。[文章编号J1009-3729(2014)04-0101-03[摘要]认知语言的意象性有6个维度,分别为侧而-基础、详细度、述谓辖域、显著度、识解、视角。利用这6个维度对生成于一定语境下的话语进行认知识解,从而发现:在同一语境下不同的话语形式体现不同的语义内容,利用认知语法进行语言分析,不受具体语言形式的束缚,可对具体的语言行

2、为进行深层次的语义识解。[关键词]认知语法;意象性;维度[中图分类号JH314[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4.019RonaldW.Langacker自1976年创建"空间语法”(SpaceGrammar),到1986年在《认知科学》上发表《认知语法简介》,再到1991年其专著《认知语法基础》问世,他的语法理论已经自成一派,创立了一套崭新独特的语法研究理论。此后的20年间,Langacker与其他认知学者一直致力于认知语法机制的完善和扩展。认知语法研究的宗旨在于探索隐藏在大脑中的具有普遍性的人类语言

3、机制,揭示语言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内在的规律。[1]认知语言学注重于从人类的基本认知能力出发,通过人与外在现实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概念结构分析来解释语言结构。[2]认知语言学认为,句法结构在相当程度上不是任意的、人为规定的条条框框,而是有其自然动因的。Langacker将语法看成是一种意象(image),认为语法在本质上是意象性的,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是在没有直接外界刺激时可出现的类似的知觉感受,是认知主体以不同方式根据表达目标,识解某一场景或事物的能力。这种认知能力内化在我们使用的词库和语法结构中,通过语言表达式体现出来,词库和语法构成了一个由象征成分组成的连

4、续体。认知语言的意象性有6个维度:侧面-基础(profilebase)>详细度(levelofspecificity)>述谓辖域(predicatescope)>显著度(salience)、识解(construal)和视角(perspective)o[3]语言的意象性自提出至今虽还没有被广泛地应用于语言分析,但它的创新性为语言分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笔者试图摆脱传统语法拘泥于形式的语言分析方式,尝试从认知语法的视角,以人类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语义分析方法,通过意象性的6个维度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语言实例进行认知分析,说明认知主体针对某一场景,可以有不同的识解

5、与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而验证认知语法对具体语言现象有较强的解释力。一、认知语言的意象性之维度1•侧面-基础在认知语法中,语言只有3类单位:语音单位、语义单位和象征单位。语音单位和语义单位是构成象征单位的二极,即象征单位具有双极性,可表示为([语义]/[语音])。所谓象征是指一定的形式代表一定的意义,而且这种代表是规约性的。象征单位的语义极称为语言述谓(linguisticpredication),一个述谓通过描述某一具体场景与特定的认知域发生联系,不同的认知主体在信息处理上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意象。而我们进行选取的笫一个依据就是侧面-基础。述谓的基础就是它的认

6、知域,而侧面则是基础认知域里的那个特别突出的一点或面或层次,述谓表达的语义值止是通过这二者的结合传达出来的。不同语法类别的述谓在认知过程中会凸显不同的方面。名词通常凸显的是事情或者实体,就是一个范围的区域。据此,名词类可区分为可数和不可数2个小类。可数名词凸显的是一个有界的区域,不可数名词凸显的则是一个无界的区域。有界与无界的对立是人类一般认知机制的一部分,无界事物的内部是同质的,有界事物的内部是不同质的。如水是无界事物,不管怎么分割,分出的任何一部分都仍然是水;相反,桌了是有界事物,分割的结果可能不再是一张桌子。而形容词凸显的是一种非时间性的关系。Lang

7、acker认为,形容词、副词和介词等语法类别是不必区分的,他更倾向使用术语射体(trajector)和界标(landmark),而且这2个术语可适用于一切关系。[3]当该述谓的界标解释为特定的时候,那么这个非时间关系就是介词性的;而当该述谓的射体定为事情时,则是形容词性的。动词通常凸显的是关系和过程,与形容词和介词不同,是一种时间性关系。二者的差别在于心理扫描方法的不同。Langacker认为形容词采用的是综合扫描,是静态的关系;而动词过程的扫描方式是序列扫描,由一连串的状态组成。因此动词可以理解为一组状态的集合。[3]2•详细度详细度是指对一个述谓情形识解

8、的精细化程度。[4]如形容一个人:他很高,他有一米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