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学期论文

西方文论学期论文

ID:46817671

大小:7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8

西方文论学期论文_第1页
西方文论学期论文_第2页
西方文论学期论文_第3页
西方文论学期论文_第4页
西方文论学期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方文论学期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届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手昱论文题目:用新历史主义理论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课程名称:西方文论指导教师:容新芳论文作者:葛丽丽学号:201030810402手机:1870181469520伯年6月20H用新历史主义理论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摘要:海勒的黑色幽默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产生于动荡不安的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社会。朝鲜战争、侵越战争再到美苏冷战,以及麦卡锡主义横行下恐怖阴森的政治高压,在小说川都有体现。《第二十二条军规》对美国那个时代的历史进行了惊叹的模仿,展示给读者

2、的是美国五六十年代的秘史。这部小说将作者的体验和一个个真实的历史碎片编织在一起,真实地揭示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本文运用新历史主义的批评方法,对黑色幽默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了文本如何消:晰地反映历史的真实面目以及对历史的干预、预示和颠覆性作用,进而表明了文学如何积极加入历史意义的创造过程。关键词:黑色幽默;《第二十二条军规》;新历史主义;文本;颠覆性引言约瑟夫海勒运用不同以往的写作手法,将自己近乎偏执狂的想法融入到这部小说中。与以往战争题材的小说不同,《军规》虽以二战为背景,但

3、既没有描写勇士们冲锋陷阵的宏大场面,也没有向读者展示传统英雄的丰功伟绩,弘扬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而是以驻扎在地中海“皮亚诺扎”岛上的一个空军大队为题材,将主人公“我”的体验和一个个真实的历史碎片编织在一起,真实地揭示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干预了正史对战争的描写和叙述。一、新历史主义的主要理论:“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新历史主义注重文木与历史现实的关系,认为对历史而言,文学是能够彰显历史本来面貌的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对历史事实的消极反应,而是将自己注入到历史中,参与历史的创造。蒙特罗斯称新历史

4、主义的两个方面为“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二者互相交错,互相依存。“文本的历史性”即个人经验的文学表达总是具有特殊的历史性,总是能表现出社会与物质之间的某种矛盾现象。这些现象见诸所有的书写模式中,不仅包括批评家研究的作品,而且也包括研究作品的文本环境。书写模式中的历史的、社会的、物质的情景,构成了所谓的文学的历史性氛围。“历史的文本性”指批评主体根本不可能接触到一个所谓全面而真实的历史,或在生活中体验到历史的连贯性。如果没有社会历史流传下来的文本作为解读媒介的话,我们根本没有进入历史奥秘

5、的可能性。历史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充满需要阐述的空白点,那些文本的痕迹之所以能存在,实际上是人们的意识选择保留与抹掉的结果,可以说历史屮仍然有虚构的话语。(王岳川P85)二、文本的历史性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体现《军规》文本具有很强的历史性。海勒构思这部小说时,正值20世纪50年代,此时的美国正处在“物质生活富足,反共迫害,对核武器的恐惧,以及对大萧条的回忆,这促使50年代美国青年成为’沉默的一代‘”(王守仁:9)0虽然美国在政治经济上日益繁荣强大,但美国民众却忧心忡忡,深感恐惧,这一时期的历史事

6、件深深影响了小说的创作,正如海勒所说,“《第二十二条军规》这部小说写的是战后的美国,罗森伯格案件、麦卡锡审讯、宣誓效忠”。(DavidSeed:61)1975年,海勒在一次采访中清楚地说道,麦卡锡时代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之一就是不计其数的审问和听证会。如书屮第八章对克莱文杰的审问:“可是我没有插嘴,长官,”克莱文杰抗议道。“不错,你没有插嘴,但你也没有叫一声’长官‘。对他的指控加上这一条……”(约瑟夫海勒:88-89)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荒诞不经的情节,看似作者虚构,实则不然。1969年,海

7、勒在与惠特伯恩奈特的谈话屮提到自己对《军规》第八章的创作:这章写于50年代早期,当时美国正身陷朝鲜战争,与苏联的战争可谓一触即发,而国内各州各市权力机关以及国会和参议院都对•人们进行不停地审问和恐吓,不放过一个人,审问他们所能想到的一切问题。在《军规》这部小说中,海勒共设置了三个审问的场景,对这三个场景的描写幽默感逐渐递减,而疯狂度递增。此外,小说中布莱克上尉宣誓效忠一章,也是海勒对美国50年代越演越烈的反共运动的影射。1949年,加利福尼亚大学当权人修改其宣誓效忠成员名单,剔除那些属于蓄意反政府

8、组织的成员。这一做法迅速蔓延至海勒本人所执教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作者对此印象深刻。这种所谓的轰轰烈烈的爱国宣誓效忠运动,从《军规》中可以找到正史中找不到的答案。在小说的第十一章,布莱克上尉因为自己没能当上中队长,怒火中烧,将此归咎于梅杰少校。他在一夜间煽动起光荣的宣誓效忠运动,并且不允许被自己指控为共产党的梅杰少校参加,以此发泄自己的私人怨恨。在麦卡锡时期,不计其数的人因被指控从事“非美活动”或散布共产主义而遭到审判和迫害。小说中的布莱克之流,正是这些从事迫害运动的先锋。挖掘《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