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汽車工業國有化初期階段發展探析

英國汽車工業國有化初期階段發展探析

ID:46819377

大小:7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8

英國汽車工業國有化初期階段發展探析_第1页
英國汽車工業國有化初期階段發展探析_第2页
英國汽車工業國有化初期階段發展探析_第3页
英國汽車工業國有化初期階段發展探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英國汽車工業國有化初期階段發展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英國汽車工業國有化初期階段發展探析【摘要】:英國工黨威爾遜政府挽救本土汽車工業的辦法就是將其收歸國有,由傢企業局進行直接管理。在國傢企業局主席萊德的管理下,英國利蘭進行瞭一系列改進,但並未轉變公司管理方式和結構,因此公司仍沒有起色【關鍵詞】:英國汽車工業國有化初期探析分類號:F83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8809(2010)12-0247-011975年,工黨威爾遜政府出資購買瞭英國利蘭公司的全部股份,正式將英國利蘭汽車公司國有化,並更名為英國利蘭。隨後,成立國傢企業局,將英國利蘭交由國傢企業局全權管理。作為威爾遜政府工業顧問的萊德,被任命為國傢企業局首任主席

2、,[48]從而全面控制瞭英國利蘭公司的管理和經營,在公司全面實施他所設計的發展計劃。但萊德領導下的英國利蘭,實際上還是按照前任英國利蘭主席斯托克斯設計的公司發展道路前行,因此他的失敗也是可以預見的一、公司改革國傢企業局的主席萊德對公司的管理和決策擁有極大的個人權力,他對公司的改革首先從管理層的調整開始。在萊德的要求下,原英利蘭董事會主席斯托克斯被迫辭職,而副主席約翰•巴伯則被解雇,原公司財務經理埃裡克•帕克被提拔為公司新的董事會總經理兼公司財務經理在萊德時代,英國利蘭繼續延續之前多部門聯合的公司結構,即公司由7個並列的部門聯合組成。在公司龐大而重疊的部門結構中,每個部門是

3、一個利潤中心並受到一名董事會董事和一名總經理的監督管理。龐大又高高在上的中央管理層,事無巨細地控制著公司的每個方面,剝奪瞭車間和公司經理們制定決策的職權,而他們作出的決策又經常滯後或者反復無常。中央高層更關註公司的操作,而不是公司長期戰略問題,以及部門經理和車間主任們的戰略決策。這種多頭聯合的結構養成瞭公司雙重管理角色的工作慣例,即車間經理們既要負責車間的工作,又要在部門或者總公司的職位上工作。凡屬涉及合理化生産和産品的關鍵決策,都由上下級管理層的談判,而不是管理指導來決定。這種斯托克斯時代就存在的老問題,沒有得到有效改革。[55]在專業汽車項目生産上,萊德推出的凱旋TR

4、7等車型(1975),都未達到年銷售和單位利潤目標。新開設的工廠產能利用率低,以及其資金密集型生産方法,都導致瞭高昂的單位成本。由於萊德強調不關閉任何工廠和裁員,漸進式的車型合理化生產項目被停止瞭,車間仍延續舊有的生産模式,生產效率低下。此外,英國利蘭也缺乏龐大的改造資金來精簡其繁多的車型。資金的缺乏導致瞭公司髙檔車系列的第二代車型SD2等新車生産被迫取消。為瞭市場和公司的生産要求,萊德批準瞭重新生産“迷你”(Mini)的方案,把英國利蘭釘在瞭傳統的低利潤的那部分市場裡,英國利蘭在中級車市場上的缺陷依然沒有解決此外,萊德的管理制度系統也沒有能改善勞資關系。盡管萊德成立瞭由

5、工人代表加入的共同管理委員會,並引入瞭工業民主,但是罷工等勞工行動仍然繼續糾纏著公司。據統計,1975年英國汽車工業發生罷工150次,1976年191次,1977年208次;在罷工總人數上,1975年是164,000人,1976年206,000人,1977年234,300人;在罷工損失的工作日上,1975年是829,000天,1976年785,000天,1977年2593,000天。在1977年2月,公司40,000名工具制造工人舉行長時間的大罷工,使公司工廠被迫停產。這次罷工造成公司損失達1億英鎊,停產5萬輛汽車。這次罷工被認為是“英國利蘭公司發生的最慘重的糾紛事件”o

6、[63]1977年,因英國《每日郵報》(DailyMail)誹謗萊德同意英國利蘭向外國汽車經銷商行賄,在輿論的巨大壓力下萊德被迫辭職而去。[69]二、1975-77公司表現國傢企業局的接管,並沒有能給英國利蘭公司帶來任何意義上的復興。在1975-1977年國傢企業局主席萊德的領導下,英利蘭公司的發展依然在類似斯托克斯時代的既定道路上前行,公司生產和管理並沒有出現明顯改觀。英國利蘭的市場份額從1975年30.8%,持續下滑至1977年24.3%。[73]國際市場的情況也很糟糕。1975年英國利蘭的新車出口約為516,000輛,1976年下降到約495,000輛O1977年持

7、續下降到474,000輛。[74]在1974年到1977年間,福特公司在英國市場所有車型領域中,完全取代瞭英國利蘭公司的地位作者簡介:鄧力,男,湖南湘潭人,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英國近現代史。地址:湖南省湘潭市嶽塘區書院路42號,郵編:411101[48]DanielCKramer.StateCapitalandPrivateEnterprise:ThecaseoftheUKNationalEnterpriseBoard_M].NewYork:Routledge,1988:7.[55]Timothy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