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消瘀泄浊饮治疗慢性肾衰45例

自拟消瘀泄浊饮治疗慢性肾衰45例

ID:46821711

大小:6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自拟消瘀泄浊饮治疗慢性肾衰45例_第1页
自拟消瘀泄浊饮治疗慢性肾衰45例_第2页
自拟消瘀泄浊饮治疗慢性肾衰45例_第3页
自拟消瘀泄浊饮治疗慢性肾衰45例_第4页
自拟消瘀泄浊饮治疗慢性肾衰45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拟消瘀泄浊饮治疗慢性肾衰45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拟消瘀泄浊饮治疗慢性肾衰45例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药;消瘀泄浊饮中图分类号:R6925[JY,12mm]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2-0016-02慢性肾衰竭(CRF)简称慢性肾衰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1]。消瘀泄浊饮为本院全国名老中医李学铭从医近60载,经过多年临证实践的自拟方,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气虚夹瘀浊的病证。本院自2009年来用消瘀泄浊饮治疗慢性肾衰竭气虚夹瘀浊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

2、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本院2009年〜2012年的门诊及住院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中,原发病糖尿病肾病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2例,肾病综合征4例,高血压肾病8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22〜82岁,平均年龄548岁;血肌肝203〜560mol/L之间,平均(34086±11071)mol/Lo对照组45例中,原发病为肾病综合征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9例,糖尿病肾炎8例,高血压肾病8例,慢性肾盂肾炎3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30〜76岁,

3、平均年龄516岁,血肌酉干203〜5563mol/L之间,平均(34941±9436)mol/L,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纳入标准(1)均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1]。(2)患者的感染、酸中毒、电解质紊乱、高血压等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13排除标准(1)心功能、肝功能及肺功能严重受损者;(2)不配合治疗者;(3)有呼吸道、消化道等感染性疾病;(4)有消化道出血者;(5)服用ACEI和(或)ARB类药物治疗;(6)近期有手术史者;(7)合并恶性肿瘤患者;(8)妊娠和哺

4、乳期妇女。14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碱化尿液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予消瘀泄浊饮(黄英30g,川牛膝12g,桃仁12g,地龙12g,制军10g,车前草20g)浓煎2汁,每次200mL治疗。15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患者血肌肝、尿素氮的值,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6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症状减轻或消失,血肌肝降低30%或尿素氮降低40%;有效:症状减轻或消失,血肌阡降低15%或尿素氮下降20%;无效:不符合显效和有效标准者。17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

5、0软件处理。所得数据以(Ax-G±s)表示。组间及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P005)o(2)2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血肌肝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o22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o23不良反应治疗组有3例出现轻度腹泻,消瘀泄浊饮中大黄有通利逐瘀、荡涤胃肠、清除邪浊之功,调整大黄用量后腹泻症状消失,不影响治疗。3讨论消瘀泄浊饮是浙江省中医院全国名老中医李学铭主任医师的经验方,临床上常常用于各类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肾功能衰竭,表现为气虚夹瘀浊的病证。方中以大黄为君药,《本经》曰:大黄“主下瘀血,血闭寒热

6、,破癥緞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取其通利逐瘀、荡涤胃肠、清除邪浊之功。桃仁、牛膝活血祛瘀,又可导浊毒下行,且肾络之瘀邪为沉积日久之邪,非一般活血化瘀之品所能及,根据《内经》陈久瘀积之邪当“去苑陈荃”以消之的治疗原则,选择了善入经脉、性喜走窜、功擅搜剔通络的虫类药地龙,意在推陈致新,加大化瘀通络之功效,三药合用共为臣药。方中用生黄茯补气行血,周行全身,推动诸药之力,并加大活血化瘀之功,用为佐药。车前草利水通淋,导浊下行,是为使药。诸药合用,达到瘀祛络通、水行浊泄的良好

7、效果[2]。现代研究表明消瘀泄浊饮可通过抑制a-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促纤维化因子是转化生长因子-Bl(TGF-P1)的表达,减少肌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和形成,从而减轻肾小管间质的损害,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3〜4]。肾间质纤维化(RIF)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在肾间质内过度沉积和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共同的病变过程,大量研究表明,肾间质纤维化在肾脏疾病转归中起着主导作用,是慢性肾脏疾病走向肾衰竭的必经之路。在以往的临床研究中发现,以消瘀泄浊饮为基础加减

8、的中药复方在治疗慢性肾衰竭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5]。综上所述,经用中药(消瘀泄浊饮)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降低血肌肝有明显疗效。参考文献:[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49[2]鲁科达,叶黎青,陈红波,等李学铭运用消瘀泄浊饮治疗肾病的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8):[3]鲁科达,张冰冰,谢志军,等李学铭消瘀泄浊饮对肾间质纤维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