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

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

ID:46827930

大小:14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8

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_第1页
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_第2页
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_第3页
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记叙文常考考点讲解考点1:文意理解与概括【方法指导】一般的答题思路是: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答题前应仔细阅读题干,从题干的只言片语中寻找答案提示:如答案可能出自哪一段、哪一层或全文,可能有几点,应该紧扣什么内容来寻找答案等。第二步:找准关键词句,锁定有效信息范围。1.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找出文章或段落中的中心词和关键句子。(1)抓抒情议论段。(2)抓中心句。(3)抓关键词。2、“概括”实际上是对材料内容进行简要提炼,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1)要素串连法。(2)句子摘录法。(3)问题概括法。(4)段意合并法。

2、(5)标题追溯法。第三步:根据要求整理答案。列序号,求规范。第四步,根据题干赋分验证答案要点是否全面。答案形成之后,可结合题干和赋分验证答案要点是否全面。考点2:句子赏析【方法指导】句子赏析,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从句子本身来分析。(1)从修辞角度入手。掌握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答题格式: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2)从描写方法及表达方式入手。描写可使人、景、物表现得细致生动,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形象传神。答题格式:运用了„„的表达方式,细致生动地点明(写出、抒发或交

3、代了„„(3)从用词的角度入手。一般可以从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成语等入手。答题格式:“„„”一词(等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4)从表现手法入手。如照应、对比、衬托、联想、想象等。答题格式:运用了„„的表现手法,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或形象。(5)从句式入手。常见的几种句式的表达效果为:句式表达效果句式表达效果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长句层层修饰,表意严密;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短句节奏鲜明,简洁有力;反问句加强语气;整句结构匀称,音韵和谐,气势贯通。感叹句抒发强烈感情答题格式:

4、这是个„„句,表达了„„(作用)2、从语句所在位置分析。首先,句子在不同的位置有其不同的作用。位置作用开头语句从结构上统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为下文的„„做铺垫等;中间语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前后照应、埋下伏笔;结尾语句深化中心、升华主题、照应题目或开头、使结构严谨等其次,赏析句子时还要注意:文章中心句总结全文,体现文章主旨;段落中心句概括总结段落的主要内容,体现段落在全文中的地位及作用。议论抒情句揭示作者的观点、情感和态度。显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起前后照应、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第1页记叙文常考考点讲解考点3:把握主旨

5、情感【方法指导】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必须要先对全文有整体把握,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1、结合关键的词语或段落,确定情感态度。在文首或文尾,或抒情,或议论,或有深刻含义的语句,往往表明或暗示作品的主旨,也显示出了作者的情感态度。2、联系作品主旨,把握情感态度。作品的主旨是作品的灵魂,既是作者构思行文的重心,以是情感态度的凝聚点。所以在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时,往往要借助或联系主旨来进行。3、依据词句色彩,推敲情感态度。词句的色彩主要指文中词语的感情色彩,这些具有感情色彩的词句往往能充分地外现作者的情感态度,这

6、是我们理解、推敲的凭借。运用这一策略,在依据色彩推敲情感的时候,要注意结合上下文一系列同一色彩的词语。4、根据人物、景物描写,分析情感态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者对人物、景物的描写,有时也能帮我们分析其情感态度。我们在分析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态度时,要善于根据文中关于人物和景物的描写,由表及里,观其外表,知其内涵。考点4:个性迁移与拓展探究【方法指导】个性迁移与拓展探究是指阅读时对原文的意旨在理解的基础上作补充、修正、开拓、扩展,进行合理的演绎,产生新的意旨。解答个性迁移与拓展探究题时,应准确理解文章主旨,把握拓展材料

7、内涵,明确题目要求,捕捉关键信息,事例相关显性信息和挖掘相关的隐性信息。解答的一般步骤是:1、纵观全篇,把握主旨。阅读时,须以着眼于全篇的目光,认真通读全文,从宏观上驾驭全文,并从整体出发,抓住全文中的基本要素,理清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而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明确作品所包含的人物、事件、景物和所抒发的感情,以及作者借以表达的对生活的见解和对笔下人物所持的态度。2、锁定范围,准确摘取答题时,必须确认题目涉及的语句、段落或区间,揣摩上下文意,抓住关键语句,迁出最有用的信息。3、调动积累,融入观点在理解主旨,锁定范围的基础上

8、,调用自己知识的积累,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其中,最后形成不偏离文章主题又含有自己想法和观点的答案。4、综合分析,全面检查答完之后,要注意检查,看是否把握了内容要点,看是否有字数限制,看是谈感悟还是描述画面或者补充事例,检查答案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是否符合答题要求。考点5:筛选和整合信息【方法指导】1、审清题干,确定范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