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诸子喻山水》PPT课件

《十四诸子喻山水》PPT课件

ID:46953870

大小:1.49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2-01

《十四诸子喻山水》PPT课件_第1页
《十四诸子喻山水》PPT课件_第2页
《十四诸子喻山水》PPT课件_第3页
《十四诸子喻山水》PPT课件_第4页
《十四诸子喻山水》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四诸子喻山水》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十四诸子喻山水第三,第七则目录第三则第七则管仲仲父(约公元前723年或前716年-公元前645年)汉族,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谥号敬,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的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管子》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著述总集。大约成

2、书于战国(前475~前221)时代。刘向编定《管子》时共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馀10篇仅存目录。《管子》76篇﹐分为8类﹕《经言》9篇﹐《外言》8篇﹐《内言》7篇﹐《短语》17篇﹐《区言》5篇﹐《杂篇》10篇﹐《管子解》4篇﹐《管子轻重》16篇。书中《韩非子》﹑管子贾谊《新书》和《史记》所引《牧民》﹑《山高》﹑《乘马》诸篇﹐学术界认为是管仲遗说。《立政》﹑《幼宫》﹑《枢言》﹑《大匡》﹑《中匡》﹑《小匡》﹑《水地》等篇﹐学术界认为是记述管仲言行的著述。《心术》上下﹑《白心》﹑《内业》等篇另成体系﹐当是管仲学派﹑齐法家对管仲思想的发挥和发展﹐学术界也有人认为是宋钘﹑尹文的遗著。第三则原文:海

3、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管子·形势解》)译文:大海不拒绝各种各样的水,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博大;大山不拒绝形形色色的土石,所以才能成就它的高耸;贤明的君主不会讨厌支持他的人,所以才会有很多人支持他;饱学之士不会讨厌学习,所以才能成为圣人。【厌】同“餍”,满足。文中的本体和喻体本体喻体道理山水特性为君要善用贤人为人要好学海不辞水(海的宽广,伟大,包容性)山不辞土石(山的高大,雄伟,兼容性)感悟山水具有包容一切的力量,如果人可以做到像水一样,拥有宽容的心态,去包容周围的人,会幸福很多。我们包容的其实有很多都是自己缺少的,包容过后,

4、他人的敬佩,豁达的心得。把这种包容力用到学习上,学而不倦,收获的东西就会慢慢积累,积少成多,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成长的。全文层次清晰,作者借由山水之特性来阐明为人处事之道。同时运用排比句,增强了气势,从而强调了士人不可厌学的道理,是文章更具有说服力。return~孟子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鲁国人(今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仉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

5、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

6、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第七则原文: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weì)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weì)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译文: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就难以被水吸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就难以被一般的言论所吸引。观看水有方

7、法,一不定期要看它壮阔的波澜。日月有无比的光辉,小缝隙也能照进去。流水这东西,不充满水坑就不会流走,君子追求大道的志向,不达到一定的成就就不会通达。”意动:【小】以……为小文中的本体和喻体本体喻体道理山水月对比身为学子,学习要透彻光芒会渗透每个细小缝隙水唯有填满坑才会外溢感悟全文通过两种不同的看待事物的方法进行对比,从而突出其主旨。在高山上俯瞰过,在海边观望过,再回头看那些小土丘,那些水潭,一切都是那么渺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