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喻山水课件.ppt

诸子喻山水课件.ppt

ID:57035322

大小:756.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7-27

诸子喻山水课件.ppt_第1页
诸子喻山水课件.ppt_第2页
诸子喻山水课件.ppt_第3页
诸子喻山水课件.ppt_第4页
诸子喻山水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诸子喻山水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诸子喻山水(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7)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上九句选自《孟子》(1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1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修权》【注释】为:篑(kuì):虽:【原文】子曰:“譬

2、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译文】孔子说:“譬如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停止了努力;譬如填平土地,即使只倒下一筐,但只要继续进行,我就是在向成功迈进。”《尚书》:“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堆积装土的筐子即使【现代诠释】孔子以“为山”为喻,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事情的成败在于人的作为。做事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努力进取,终将获得成功。关键不在于力量大小,而在意志是否坚定,是否持之以恒。对此孟子也有类似的譬喻,“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韧(仞),而不得泉,犹为弃井也”。【原文】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

3、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君王要有宏大的气魄,宽广的心胸,才能使民富国强,才能建立功业且德泽后世,才能达到国家大治。【原文】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管子·形势解》治国、治学上也应有兼容并包的宏大气度,这样,明主才能聚集更多的百姓,士人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

4、斯夫!不舍昼夜。”孔子面对永无止息地流淌的河水,发出时光易逝,一去不返,往事难再的慨叹;同时勉励人们珍惜时间,效法滔滔流水不舍昼夜、不断进取的精神,努力进德修业。【原文】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借回答弟子徐辟的提问,用水喻人品学识,强调务本求实,反对一个人的名誉声望与实际不相符,要求人们像水一样,有永不枯竭的生命活力,不断进取,循序渐进,自强不息。【原文】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

5、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以“登山”、“观海”为喻“游于圣人之门”,表达为人、治学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然后以“观水有术”,推进一层,说明治学基础要扎实,要循序渐进,逐步通达。【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像水那样具有不争的美德,所以能做到没有过失。【原文】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从江海善于

6、处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两点使江海成为百川之王,这两点也是老子养生为人之道的奥妙所在。【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水性“柔弱”与“威猛”并存,具有两重性,但柔能胜强,柔能克刚,表达了老聃为政“贵柔”的主张。【原文】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要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写作特点:善于设喻说理。以山水的种种物象来比喻人生体验和感悟,从而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深奥的哲理浅显化,深入浅出,给人以鲜明清晰的认知和

7、生动形象的美感。山水风光中蕴藏着许多哲学命题,孕育着无限的诗情画意。人们通过读山水,可以领悟到世事的兴衰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故历代文人墨客无不倘徉于名山大川以寻求灵感。山水对人类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我们从中寻找什么或验证什么,而在于它对我们的提供,希腊神话的安泰每接近一次大地,便从大地中吸取一回力量,我们也应该是每深入一次山水,便获得一份精神与灵智。若没有时间亲临大自然体味人生,那就让我们在描摹山水的文字中体味一番吧。归 纳 梳 理根据课文内容列出一张表选文作者山/水的特点观点第1则《论语》第2则韩非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