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11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ID:46959765

大小:7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2-01

第11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_第1页
第11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_第2页
资源描述:

《第11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班,姓名:学号:课题名称五四运动主备人陈泽漫审核人初二历史备课组学习目标课程标准: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重点:掌握五四运动的经过难点:五四精神一、基础知识:1、导火线:一战后召开的拒绝中国的合理要求,并决定将中国在山东的权益转给。2、口号“,内惩国贼”,还我青岛等3、年5月4日在爆发,运动主力是,6月初,运动重心由北京转移到,运动主力是4、结果:(1)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3)拒绝在和约上签字。5、意义: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毫不

2、妥协的的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的开始。二、练习巩固()1、一首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的诗歌写道:“神州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志士雄。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攻打震华庭。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凶。□□□□值赞颂,优良传统要扬承。”下列选项适合填在空格处的是A五四精神B长征精神C国共合作D抗美援朝()2、下图是马星驰先生所作的漫画《民气一致之效果》,它揭示了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A商人罢市的推动B工人阶级参加斗争的巨大作用C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D北伐战争胜利的鼓舞()3、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

3、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C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4、“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于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A自由B爱国C平等D博爱()5、1919年《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说:“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表明A青年学生是五四斗争的先锋B群众性斗争的伟大力量C商人才是斗争胜利的决定力量D五四运动取

4、得彻底胜利()6、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D列强攫取中国权利的手段不同()7、1919年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B斗争方式从学生罢课变为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C无产阶级取代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D斗争对象从帝国主义变为北洋军阀政府()8、“进口值自1914年即开始下降,如果把1913年进口洋纱数

5、星指数定为100,那么1914—1916年则降到95.3,1917—1919年更降为59.2。这一时期,中国的出口值却保持着良好增长势头,1919年中国的出口值比1913年净增了56%。”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A中国洋纱进口迅速下降,中国出口值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B中国进、出口值变化的原因与中华民国成立、一战爆发有关C日本获取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D五四运动中抵制日货影响到1919年中国进、出口数值的变化()9、“五四”青年节是为弘扬五四爱国精神而设立的。五四运动提出的口号是①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②取消”二十一条”③反对在对

6、德“和约”上签字④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0、1919年6月《新闻报》载:“此次沪(上海)风潮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初因青岛外交……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并罢斥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为要求条件。”这表明①五四运动扩展到上海②学生是运动的先锋③工人已经举行浩大罢工④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英勇地投入战斗,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

7、的工人相继罢工,参加罢工的工人达到六、七万人,使上海的内外交通断绝。材料二: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在华,随后又踹按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在华。……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中国共产党史》(1)材料一中,五四爱国运动发展到6月初,运动中心有什么变化?斗争力量有什么变化?(2)材料二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何时?从1949年到1919年,其人数有何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3)工

8、人阶级在五四爱国运动中起了什么作用?(4)你从五四运动中爱国青年的举动中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反思、教师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