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过程审核作业指导书

2019过程审核作业指导书

ID:47298735

大小:26.15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9-02

2019过程审核作业指导书_第1页
2019过程审核作业指导书_第2页
2019过程审核作业指导书_第3页
2019过程审核作业指导书_第4页
2019过程审核作业指导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过程审核作业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过程审核作业指导书  1.目的:对每一个制造过程进行审核以确定其有效性,根据过程审核的结果持续改进。2.适用范围:适用本企业生产加工的整个过程  3.定义:过程审核:对生产过程进行审核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以确定是否满足要求。4.职责:  管理者代表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审核组,任命审核组长。综合部负责组织各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审核组5.程序内容制造过程审核审核时机/频次  a)工艺生产准备状态检查后和生产准备项目评审前进行一次产品投产前的制造过程审核。b)批量生产后,企业原则上每年覆盖厂各个制造全过程。审核

2、依据(详见附录)  a)制造过程审核计划;  b)人员培训记录及岗位职责等文件;c)工艺规程文件;d)产品检验文件;e)设备、工装管理文件等。审核要素  a)b)c)d)  人员/素质;生产设备/工装;运输/搬运/贮存/包装;缺陷分析/纠正措施/持续改进。  基于以下问题的过程,为了消除出现的缺陷,应随时进行制造过程审核:  a)b)c)d)e)  产品质量下降;顾客抱怨;生产流程更改;过程不稳定;强制降低成本;  f)内部部门的愿望。  制造过程审核采取定量评定方法,根据生产中过程满足该要求的情况进行过程

3、符合性评定。每个标准的得分分为0、4、6、8和10分,满足要求的程度是打分的根据。评定不满8分则必须制定改进措施并确定落实期限,出现微小偏差要及时纠正。打分依据如下表:  分数108640完全符合绝大部分符合,只有微小的偏差*)部分符合,有较大的偏差小部分符合,有严重的偏差完全不符合对符合要求程度的评定注*):“绝大部分符合”指的是证明已满足了约3/4以上的规定要求,并且没有特别的风险。  对每个标准的得分填入《制造过程审核评定表》,并计算过程要素符合率。单道工序过程要素符合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En[%]

4、=[各相关标准实际得分的总和/各相关标准满分的总和]×100%  零件/总成过程要素总符合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Ep[%]=[E1+E2+------En]/n  零件/总成制造过程审核的评定  在完成零件/总成过程要素总符合率的计算后,需按下表进行零件/总成制造过程审核的评定。  总符合率90至10080至9060至80小于60注*:1.若被审核单位的总符合率超过90%或80%,但其在一个或多个要素上符合率只达到75%以下,则必须从A级降到AB级或AB级降到B级。  对过程的评定符合绝大部分符合有条件符合

5、不符合级别名称A*AB*B*C2.若有的标准得分为零,而不符合要求可能会给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则可把被审核方从A级降到AB级或从AB级降到B级。在特别的情况下,也可以降到C级。3.必须在《制造过程审核报告》中说明降级原因。  制造过程审核细则  在产品制造过程的每道工序中,必须使所策划的和已落实的过程的技术和人员素质达到要求,加以监控并从经济的角度进行持续改进。员工素质、过程设备和检测器具的适用与改进、与所生产零件的特性相适应的运输和储存是制造过程审核的重点。  1人员/素质  选择具备相应岗

6、位素质的人员,使其保持应有的素质以及进一步培养成具有更高岗位素质的人员,这是管理者的任务。必须对员工是否具备承担过程任务的素质进行验证。  员工监控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情况  为提高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不断改进,员工应具备质量改进的意识。  自检情况。  坚持设备点检情况。  首件检查和末件检查情况。  掌握过程的工艺要求以及理解控制图,达到应知应会要求。  零件不能满足要求时的处理是否按有关规定执行。  员工对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的职责和权限  生产设备和环境应保持整齐和清洁。    员工应对生产设备进行日常

7、的维修与保养,出现故障时应及时报修。  零件、工装按规定贮存。  按时报请对检测、试验设备的检定和校准。  为了完成所交付的任务员工应具备的素质  操作者应经过培训并持有有效操作证书上岗。  员工应熟悉产品技术要求。  具有安全生产和生产环境要求的意识。  具有特殊工序工艺验证方面的知识。  顶岗人员的配置计划  在人员配置计划中要考虑缺勤因素。对顶岗人员也要确保所需的素质。  有效地使用了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方法  通过针对性的信息宣传,促进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并以此来提高质量意识。  经常发布质量信息,使

8、员工了解质量现状。  产品质量改进的合理化建议和“六小”活动的开展情况。  员工参加培训和质量小组的积极性。  病假率低。  员工对质量改进的效果。  员工具有自我评定的意识。2生产设备/工装  所配备的生产设备、工装模具、检测、试验设备必须能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必须能达到并保持所要求的过程能力。  生产设备和工装模具应能保证满足产品特定的质量要求  生产中使用的设备和工装模具与工艺文件一致,临时变动应有相关手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