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灯光》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灯光》教学设计

ID:47327685

大小:17.0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5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灯光》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灯光》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灯光》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灯光》教学设计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灯光》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灯光》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灯光》教学设计杨黄岭小学李会敏教材分析《灯光》是一篇凝聚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的文章。该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提醒我们要建设好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创建的伟大祖国。学情分析文中所写的战争年代与学生所处的和平环境相去甚远,学生知之甚少,可能无法体验当时的处境,因此,课前要收集查找有关资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多感悟。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读中引出课文的重点词语“憧憬、千钧一发、点燃”等词语,引导学生认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2、抓住文中三个“多好啊!”让学生懂得郝副营长为理想而献身的美好品质。3、读写结合,提

2、升学生对“灯光”的认识。教学重点1、抓住三个“多好啊”,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1、看了这些绚丽的灯光,你想说些什么?2、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题为“灯光”的课文,相信你读后一定会对“灯光”有新的认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1、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课件出示)作者与“灯光“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请同学们大声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我们先扫清字词障碍。(1)战地围歼

3、茂密突击歼灭注视漆黑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震天动地千钧一发(2)在词语解释后的括号里写出词语自己对自己说话。()向往。本文指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危急。()④形容一个人的精神高度集。()⑤震动了天地,形容事物本身极为重要,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声音响亮。()三、抓“多好啊”,谈感悟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记叙了1947年初秋,郝副营长为了使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不顾自身安危,点燃了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保证了战斗胜利了,而他因被火光暴露英勇牺牲了的事)2、你能找出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课文开

4、头和结尾是写现在的,而中间部分是叙述过去的事情,写的是往事。)3、课文共有几处出现了“多好啊!”这句话,你能不能找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些话时看到了什么,会想些什么?4、生汇报,围绕“多好啊!”品读句子。第一处: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第二处:“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第三处: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看书,该多好啊!5、品读描写第一处“多好啊”的句子,出示学习提示:(1)这句话是谁说的?(2)他在说——多好啊?(3)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4、学生根据学习提示品悟句子。5、全班交流汇报

5、。6、小结学习第一处“多好啊”学习方法。第一次说这话的人是在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时发出的由衷的赞叹。正是这一声赞叹,引起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7、学习第二处“多好啊”,引导学生读出“羡慕”之情。8、看郝副营长看书插图,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引导学生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郝副营长的爱学习精神。第二次说这话的是郝副营长,战争时期,条件极其艰苦,很多人从没有见过电灯,郝副营长也没有见到过,他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9、学习第三处“多好啊”,引导学生读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拓展:郝副营长还憧憬什么?朗读“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看书,该多好啊!

6、”第三次说这话的仍然是郝副营长,他相信战争胜利以后,孩子们能在灯光底下学习,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10、总结、填表。四、走进营长,体会献身精神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全班交流汇报,谈感受。战斗打响之前,郝副营长划着(),借着()看一本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他充满了对未来的()。他“憧憬”着什么?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突击连马上(),后续部队在黑暗里(),在这()的时刻,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找出“千钧一发”的时刻指那个时刻,找出相关的语句。的确,对于一个打过血多胜仗的战斗英雄他怎么会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那他为

7、什么还要这么做?用书中的句子回答。战斗胜利了,现在孩子们能够在()学习,可他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你怎么理解这句话?这句话感情深沉,含义深刻。郝副营长用他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后代的幸福和安乐,“孩子们在电灯底下学习”成了“幸福和安乐生活”的一种象征,强调了郝副营长是为了理想而英勇献身。最后一句话既是对前面情节的呼应,也是作者由衷地赞叹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再次朗诵第10自然段,感受郝副营长的不怕牺牲。3、课文题目是“灯光”,你怎样理解“灯光”的含义?本文由天安门广场上的灯光写起,叙述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