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复习内容

测量学复习内容

ID:47460956

大小:294.1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1-11

测量学复习内容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测量学复习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测量学复习内容一、题类判断题、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简答题: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主要有哪些?高程控制测量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目前确定两点间的距离有哪几种方法?碎部点测定方法主要有哪几种方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等高线有哪些特性?什么叫偶然误差?偶然误差有何特性?什么是大地体、地球椭球体、参考椭球体?何谓后方交会的危险圆?如何避免危险圆的影响?用经纬仪进行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可以消除或削弱的误差?水准仪尽量架设在距两标尺相等的地方,可以消除或削弱哪些误差?测段设置偶数站,可以消除哪些误差?衡量精度的指标有哪些?在地形图上量算图形(或图斑)面积的方

2、法主要有哪几种方法?直线定向的起始方向可以采用哪些方向?简述经纬仪测绘法在一个测站上的作业步骤。简述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简述闭合导线测量坐标计算的步骤。计算题:自然坐标与通用坐标的互换;坐标方位角的推算;水准高程计算;水平角观测记录与计算;线形函数和非线形函数()的误差传播定理的应用;导线计算;放样元素的计算(坐标正、反算);高程上下传递法的计算;测设数据的计算,并简述测设步骤;用经纬仪测绘法测定碎部点的计算。综合题:①判断如下地形图中有无符号表示错误。若有请在其位置用“×”号标出并说出改正方法(注:图中高程数字注记无误,等高距1m);②估计出图中A点的高程。③该图的等高距是多少?④指

3、出B、C点是什么特殊位置。二、讲解题分析例1.P点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P=3832.76㎞,yP=19438.00㎞,该点在6°带中,离该带中央子午线的水平距离约是多少?答:P点离该带中央子午线的水平距离约是62km。评析:P点离该带中央子午线的水平距离,可以认为是P点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自然坐标)的绝对值。本题知识要点: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y轴的定义与笛卡儿坐标系的x,y轴的定义不同;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自然坐标与通用坐标有区别,自然坐标y值等于通用坐标y值去掉带号再减去500km。例2.地面上某点经度为116°48′,则该点所处3°带的代号是多少?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4、是多少?答:该点所处3°带的代号是39,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是117°。评析:3°带是从1.5°开始每隔3°为1带。第一带的带号为1,中央子午线是3°,第二带的带号为2,中央子午线是6°,依次类推。116°48′离117°的中央子午线之差小于1.5°。该题要求掌握3°带的划分方法。例3.图1为一附合水准路线,各测段观测高差值及测站数均注于图中,请计算水准点P1、P2、P3的高程(fh容=,n为测站总数)。13ABP1P2P3h4=-2.160mn4=10站h3=+2.409mn3=8站h2=+2.712mn2=12站h1=+2.310mn1=10站HB=55.323mHA=50.012m

5、图1答:水准点P1、P2、P3的高程为:HP1=52.332m,HP2=55.056m,HP3=57.472m。评析:本题可以用表格计算,也可以用公式计算。本题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很多,如:高差的概念,高程的计算,水准路线闭合差的概念,高差改正数的计算等。严格地讲,此题应计算出水准路线闭合差fh,容许闭合差fh容,4段高差改正数,4段改正后高差,3个点的高程。例4.用J6级光学经纬仪(盘左时,望远镜上仰,读数减小)观测A目标时,盘左竖盘读数为81°45′24″,盘右竖盘读数为278°15′48″,则其竖直角是多少?指标差是多少?如用这台仪器只在盘左位置观测另一B目标,盘左竖盘读数为94°58

6、′06″,则其正确的竖直角是多少。答:A目标的竖直角是+8°15′12″,该仪器的指标差是+36″;B目标的竖直角是-4°57′30″。评析:本题概念性很强,涉及的知识点多。主要应掌握:竖直角的概念,六十进制的角度计算,竖直角的观测方法,竖直角的计算公式,指标差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例5.在表1中,已知A、B两点的坐标和相邻两点间的坐标方位角及其距离,计算1、2、3点坐标。表1点号坐标方位角距离改正前纵增量△X′改正数Vx纵坐标增量△X改正前横增量△Y′改正数Vy横坐标增量△Y纵坐标X横坐标Y°′″mmmmmmmmmmmA1862424160.5934534.5708252.4621123

7、4736171.8452615812161.5063753308148.649B4392.3988663.857Σfx=fy=答:1、2、3点坐标分别是:x1=4374.983,y1=8234.540;x2=4279.407,y2=8377.350;x3=4355.307,y3=8519.910。评析:13本题可以用表格计算(计算内容见表2),也可以用公式直接计算。本题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导线计算方法,坐标正算,坐标闭合差的计算,坐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