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班级班风建设中的三要素

浅谈大学班级班风建设中的三要素

ID:47497170

大小:26.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1-12

浅谈大学班级班风建设中的三要素_第1页
浅谈大学班级班风建设中的三要素_第2页
浅谈大学班级班风建设中的三要素_第3页
浅谈大学班级班风建设中的三要素_第4页
浅谈大学班级班风建设中的三要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大学班级班风建设中的三要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大学班级班风建设中的三要素  【摘要】在大学班级班风建设过程中,教师应该把“爱”学生、“为”学生、“给”学生三者结合起来,成为有机的教育实践活动三要素。教师应敏锐地寻找良机关爱学生,一切为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给学生以物质或精神正能量,最终依靠学生自己形成良好班风。  【关键词】大学班级班风建设三要素  班风是由舆论导向、纪律、学习气氛、心理素质、教室环境等构成的班级软实力。积极向上的班风能推动班级多数学生前进,给班级提供动力、维护力、凝聚力。  一、“爱”学生  “爱学生”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给予师爱,即给予关心、关注或关怀的教育实践行动。  (一)把握好“爱”的时机  “爱”是

2、需要播种的,教师的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句关怀,一杯开水,都像一颗颗爱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间;如果播种时机得当,它们就容易生根、发芽,并健康成长。“爱”的播种不可错过三个时机。  1.学生心理虚弱时  大学开学的开头几天,新生们远离亲人,来到了大学这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这时是他们最孤独、最想家的时候,是心理上最虚的时候。如果这时教师能主动地给予关心、关注或关怀,“乘虚而入”,则容易把“爱”的种子顺利播种到学生的心间。  2.学生遇到困难时。  离开家庭的温室环境,身处大学这个人才大训练场,学生难免会有生病、挫折、痛苦等困难。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一份理解、一句安慰、一个建议,都有可能

3、增加师生感情基础。如笔者班里有学生身体不适来请假时,笔者不是简单地批以“同意”。而是加上一句“好好休息”、“要不要紧”之类的话,把爱的种子及时播种到学生心间。  (二)做好“爱”的护理。  学生的心间如同花园,它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教师仅仅播下爱的种子而后不加以护理是不够的,因为在爱的幼苗长成大树之前,它很可能被杂草所窒息。教师必须及时拔掉学生心间出现的焦虑、恐惧等“杂草”,主要途径有两条。  1、勤于近距离沟通  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学生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焦虑、恐惧等“杂草”在他们心间会不时出现,这时教师需要经常“蹲下来与学生谈话”,走进学生的心灵,及时拔除其焦虑、恐惧等

4、杂草。  2、时刻尊重学生。  当今青年最大的特点之一是自尊心强,教师要把“时刻尊重学生”作为爱的重要护理手段,教师要“尽可能地要求一个人,但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二、“为”学生  “为学生”就是教师的教育行动必须一切为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一切为了使学生的个人志向得以实现为宗旨。  1、为了学生的安全  学生来到大学报到后,实际上已形成了学校提供服务与学生享受消费的关系。由于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而非无生命的商品,故学生的人身安全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根本保证。  2、为了学生的安心  高职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敏感”,有在中小学学业上“被边缘化”的诸多经历,如果大学老师给他们多一些理

5、解、关心和亲近,他们就会少一些忧虑或不安。  三、“给”学生  “给学生”就是给学生以环境、制度、思想及心理支持等形成学风所需要的物质或精神正能量。教师必须做到“先予后取”。  (一)给予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环境  马斯洛(Maslow)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明确提出人具有社会需求,而社会需求中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就是归属感,大学生离开家庭进入陌生的校园,他们大都从班级获得第一份归属感。[1]为此,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如下帮助:  1、指导教室环境美化  班徽、班训、班约、标语、心愿栏、公告栏、信息栏、荣誉榜、班歌词等是组成教室环境的基本元素。教室环境美化工作宜早不宜迟,故笔者从开学初就着手指导布

6、置。  2、帮助建立班委会  班委宜民主选举,而不宜由教师指定。民主选举的班委争议性小,他/她的指令被执行的可能性就更大。  (二)给予一个温馨的小家庭环境  相对于教室这个大家庭,寝室就是学生的小家庭,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个性的形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指导寝室环境美化  构建文雅、舒适、美观、学习氛围浓厚的宿舍文化,既能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磨炼学生的责任意志;寝室环境美化的主要内涵是宿舍文化的构建。  2、帮助制订寝室制度  寝室应民主选举室长一名,以负责制度的执行。制度应由作息制度、待人迎客制度、财物安全制度、卫生制度等构成;寝室制度的执行是宿舍文化构建基

7、本保证。  (三)给予人生目标设计援助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特点,帮助学生制订他/她能实现的短期、长期目标,激发他们潜在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这是班风形成的关键一步。  1、品德目标  品德即社会主义道德,这包括个人私德和良好公德。教师对学生的品德目标设计援助宜点到为止,不可长篇大论,以免引起逆反心理。  2、知识目标  以努力拿到计算机一级、外贸单证员、英语三级等证书为起始目标,进而以读完函授专升本为较远目标的人生目标设计对学生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这是良好班风形成的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