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天津市红桥区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ID:47600649

大小:109.1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25

天津市红桥区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天津市红桥区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天津市红桥区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天津市红桥区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天津市红桥区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津市红桥区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冃要求。一、(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暂(zdn)时签署策源地向隅(yu)而泣B.镌(juan)刻贝占烂摊子大快朵颐(yi)C.熨帖(tie)谏吞莫须有明眸(mou)皓齿D.扎(zha)染诫勉洗涤剂越俎(zu)代庖2.依次填入卜•面语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纽是(1)时下的网络文学能否庚续文学传统,成为文学史上一

2、个有价值的历史节点,还需要得到理论与实践双重逻辑的o(2)历史虚无主义打着“还原真相”的旗号对长征英雄及英英雄精神肆意否定,这是是对历史的,是站不住脚。(3),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可精神世界却缺少了关照。(4)作为屮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刚健有为”精神,具具体表现或凝结的文物、制度,风俗等实例不胜枚举,可谓0A.确认误解毋庸逍疑触目皆是B.确证曲解毋庸讳言触目皆是C.确认误解毋庸置疑俯拾皆是D.确证1川解毋庸讳言俯拾皆是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的一句是••A.评论界指出,根据“麦子”和“太阳”这两大核心意彖看,诗人海子是用全新的生命体验激活了一

3、组非古典的、冇着巨大冲击力的诗歌。b.H成立以来,天津H贸试验区白觉承担起“改革开放先行”和“制度创新试验皿”的重任,金融改革创新举措频出,成为天津金融业发展的“新名片”。C.团泊镇依托风光秀美的团泊湖,立足旅游休闲、牛态宜居的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产业集样,逐步建成了多业态、多功能的生态居住区。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岀,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很人的反响,“尊崇孝道”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垂要途径,又一次成了人们津津乐道谈论的话题。1.下列四句诗分别吟咏了国内四大箸名建筑,其中写岳阳楼的一句是A.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B.画栋朝飞南浦

4、云,珠帘暮卷西山雨C.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D.欲穷千里冃,更上一层楼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时空共寓〃的审美效果王云涛文学创作的终极目的是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审美感受,古典诗词也不例外。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更倾向于以流动的时序与景观同步,融时空与物色变化于一体。许多时候,古代诗人在写时间的变化的时候往往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来表现的,如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通过视觉来记录季节的变迁。究其根源,可能与中国式的混沌思维与西方思维强调矛盾双方的斗争和对立不同,它更注重强调矛盾双方的中和与统一。这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传统中就表现文

5、体的个性特征常常在文学的共性特征中和平共处,甚至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浑然不分:和而不同";在古典文学创作上的集中表现就是形成了时空一体的观念,借景(空间)而怀古(时间)的手法由此几乎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模式。以唐代文学为例,陈子昂登幽州古台,面对浩渺的无限天地(空间),感悟的却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时间情怀。张若虚面对春江月夜的美景(空间),情不自禁地由江天月色引发出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时间)的人生思索。刘希夷面对落花,触景生情r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崔颖观黄鹤楼而叹r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栽空悠悠。"李白把

6、酒望月,叹道r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入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这些感怀同样是将空间和时间共同体悟。时空共寓中的时空交融,一般情况下交融的目的或突出时间或突出空间,给人总体的时空之美。人在特定的时空中必定会有特定的人生体验,但在表达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所侧重。崔颍的"白云千载空悠悠";白云〃“空悠悠"为空间概念,全句的重心在〃千载"表的是时间。在这里,空间为时间服务,看似交融实有主次。崔颍的孤独体验透过表面的空间展现的是时间上昔今对比的失落,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等无不如此。也有时空交融中用时间突出空间的。如王维《终南别业》中的〃

7、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为典型一例。“行"“坐"都是时间化的描写:’穷处云起〃为空间描写,是诗的中心。郭璞的’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沈全期的〃山月临窗见近,天河人户低”等,显然,这种突出是为了诗歌内容上的需要,时空的合理转换本身就是展现时空内在丰富的美感质素,同时也为诗人将孤独体验的触须伸向无限时空提供了可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而下的描绘表现形而上的时空美。因为汉语句子不存在动词的单个中心,所以汉语的句式结构,通常是以时序(包括实际动作。发生次序和逻辑上所应有的因果次序)展开的流水句,将叠床架屋的空间关系构架化作连贯铺陈的时间事理脉络。于是,时空

8、共寓的思想模式使得汉语文学的表达方式丰富起来。中国人通过一定时间里内外的空间交流,可以将宇宙融于一室之内。“窗含吴岭千秋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