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园管理制度

庄园管理制度

ID:47626294

大小:3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1

庄园管理制度_第1页
庄园管理制度_第2页
庄园管理制度_第3页
庄园管理制度_第4页
庄园管理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庄园管理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疫情报告制度一、驻场兽医怀疑家禽发生传染病时,应当立叩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报告。二、报告内容包括:(1)发病时间和地点。(2)发病家禽数量、同群数量、家禽饲养时间、免疫情况、死亡数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情况等。(3)已采取的控制措施。(4)疫情报告的单位、负责人和报告人的联系方式。三、临时性措施:(1)将可疑传染病家禽隔离,并派专人看管。(2)对病禽停留过的地方和污染的环境、用具进行消毒。(3)在兽医主管部门有关人员到来之前,不得随意急宰,更不许食用。(4)限制人员流动。四、报告采用电话或书而方式进行,紧急情况应当首先电话报告。用

2、药制度一、场内预防性或治疗性用药,必须由兽医负责决定,其他人不得擅自使用。二、兽医使用兽药必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得使用非法产品。三、必须遵守国家关于休药期的规定,未满休药期的家禽不得出售,不得用于食品消费。四、树立合理科学用药观念,不乱用兽药或兽用添加剂。五、不擅自改变给药途径、投药方法及使用时间等,确保用药安全。六、做好用药记录、包括:用药时间、药品名称、生产厂家、批号、剂量、用夯原因、疗程、反应及休药期。七、兽药、兽用添加剂必须妥善保管,并做好采购、保管记录。免疫制度一、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防止家禽疫病的发生利传播。二、严格

3、按照规定的家禽免疫程序进行疫苗免疫注射。三、对强制免疫的病种(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o四、强制免疫病种疫苗必须在区动物疫控中心或本街道兽医站领取,不得在其他渠道取得。五、非强制免疫病种疫苗,购进时必须确认经销商的经营资格(兽用生物制品经营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以及疫苗的批准文号、有效期等。六、疫苗应按标签说明妥善保存,在有效期内使用,做好注射器械和注射部位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检疫申报制度一、为有效防控动物疫病,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本公司饲养的畜牧家禽离开本公司基地(出售或宰杀)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二、向贵池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其设置的报检

4、点申报检疫,经检疫合格并取得《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后方可离开本基地,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不构得离开本基地。三、向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应当出示本基地的养殖档案和强制免疫记录。四、对检疫不合格的畜牧家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五、跨省引进家禽、种蛋,应该严格按照农业部有关跨省调运种禽产地检疫规程之规定,接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决不私自引进。消毒制度一、本基地大门和禽舍门前必须设消毒池,并保证有效的消毒浓。场内设更衣室、消毒室、病禽隔离舍。二、选择高效低毒、人禽无害的消毒药品作为消毒剂。三、禽舍每天清扫两次,及时清理污物、

5、粪便、剩余饲料等物品,保持禽舍、场地、用具清洁卫生。对清理的污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禽舍周围环境每天清扫一次,保持禽舍周围环境清洁卫生。四、定期进行消毒灭源工作,禽舍和用具一周消毒两次,周围环境一月消毒四次;发病期间做到一天一次消毒,彻底消灭污染源。五、场内工作人员进出场要更换衣服和鞋帽,场外的衣物鞋帽不得穿入场内,场内用的外套、衣物不得带出场外,同时定期进行消毒。六、外来人员经允许后方可进入木养殖场,但必须更换衣服和鞋帽,并经过消毒池和消毒室消毒。七、消毒池的药液每周至少更换两次,确保发挥有效的消毒作用。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一、当本基地的家禽发生疫病时,必须坚

6、持“五不一处理”原则,即不宰杀、不贩运、不买卖、不丢弃、不食用,一律无害化处理。二、基地必须根据养殖规模在场内下风口修一个无害化处理池。三、当基地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除对病死家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外,还应当根据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的决定,对同群或染疫的家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四、当本基地的家禽发生疫病时,一律不允许交易、贩运,就地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直至痊愈。五、无害化处理过程必须在驻场兽医和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并如实记录无害化处理家禽的数量、处理方法、时间等情况。六、无害化处理完成后,必须彻底对禽舍、用具、道路、周围环境进行消毒,防止病源传播。七、在无

7、害化处理过程中及疫病流行期间要注意个人防护,防止人禽共患病传染于人。畜禽养殖场管理制度1、设置养殖档案、动物卫生档案专卷专柜,并专人管理。2、对主产和防疫各环节及时、准确、如实记录,填写生产和防疫记录表格。3、养殖档案、动物卫生档案管理人员及时收集、汇总、保管生产和防疫记录,并按类别、时间等归类装订成册。4、按照无公害生产标准要求,审核生产记录,对于存在问题及时向场长汇报,以便随时纠正。5、每项半产利防疫记录最少保留2年,种用动物长期保存。6、应当销毁的档案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并作好记录,长期保存备查。建立种畜个体养殖档案,注明标识编码、性别、出生口期、父系

8、和母系品种类型,母本的标识编码等信息。动物调运时应当在个体养殖档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