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ID:47650651

大小:3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6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_第1页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_第2页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_第3页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_第4页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刘占山张金丰山东省寿光市电教馆山东省寿光市洛城三中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一、问题提出的背景中学生科技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此,我确立了本研究课题,主要以科学探究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二、主要实施策略及成果(-)实施的途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评选、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这三项以科技和创新为主旨的全国性的评比活动,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青

2、少年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平台。近几年来,笔者从事这几项活动的辅导工作,先后有近40件学生作品在全国、省、市级比赛中获奖,有30多名同学因此获得全市普通高中招生免试、加分或提高录取等级的资格。个人事迹和辅导经验先后被潍坊电视台、潍坊晚报、寿光电视台、寿光日报等媒体和《中小学电脑报》“名师风采”专栏整版报道。2008年3月,省电教馆刘传和馆长到学校调研时,对学校在信息技术和科技创新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为全省信息技术和科技创新教育发展做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可见,以科学探究活动为载体

3、,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做法是成功、可行、有成效的。(二)主要措施与方法1.开展科学普及活动,营造科教氛围,为科技创新特长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2.宣传、发动、组建科技创新活动小组,全面启动常规活动。1.加强科技创新兴趣活动小组的指导,重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2.举办学校科技活动节,选取特长学生壮大科技创新队伍,形成人才梯队。3.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发挥科技教育活动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三)实施策略及成果1.科技创新活动

4、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而确定,在确定科技创新活动内容时应做到:(1)把学生特长、兴趣与爱好放在首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容应把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哪些问题或课题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发挥作为首选。帮助每一个学生确定适合自己的课题,运用体现其个性特征的、自己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才能获得自己的独创性理解。(2)体现学校的区域特色。科技辅导教师应充分结合和利用学校及社会的现有资源,引导学生挖掘和选取具有学校所在区域特色的课程资源和研究课题,把学生自己成

5、长的环境作为学习、研究的场所,这样才能开发出特色鲜明具有实际价值和意义的活动项目和内容。例如,2004年-2007年,开展的《校园环保行动》、《初中生近视情况的调查》、《洗衣粉与弥河水质的保护》等课题,使学生在与社会持续交往的过程中,不断理解社会区域特征,健康发展。(3)引导学生从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发现选取探究内容或问题。学生最初的选题往往会把注意力放在时尚热点问题上,而忽略自己生活环境中的探究内容。其实,学生日常生活的环境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不亚于学科知识,蕴涵着丰富的选题资源,例如,2006年,开展的《关于农村“路墩”现象的调查

6、》就是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路墩”现象发现问题,进行深度探究,最终运用学科知识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在第二十一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优秀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因此,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感兴趣的内容或问题进行探究,努力把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整合起来,是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使命。1.科技创新活动的选题与实施要让学生唱“主角”多年的实践证明,科技创新活动应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在活动中应让学生成为课题开发的“主角”。(1)教师的有效指导要建立在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上。

7、把课题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权还给学生是实施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课题探究时,活动内容的选取方式应不拘一格,可在同伴互动中进行选择,也可由教师提示大的范围,让学生从中加以选择。在课题展开阶段,可以采取个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合作探究等多种探究方式。课题的探究实施过程要让学生亲身体验、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科技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探究课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而教师的有效指导是成功实施探究过程的基本条件。教师既不

8、能“教”活动,也不能放任学生,推卸指导的责任,应把教师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结合起来。(2)科技创新活动课时安排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弹性课时。科技创新活动是建立在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上,因此,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安排应是弾性的。弹性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