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概况【文献综述】

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概况【文献综述】

ID:476682

大小:4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8

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概况【文献综述】_第1页
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概况【文献综述】_第2页
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概况【文献综述】_第3页
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概况【文献综述】_第4页
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概况【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概况【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概况摘要:随着对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视和研究者对水体生态系统研究的深入,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工作愈显重要,目前对于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方面研究也越来越多,这些研究对于了解环境质量和水体污染情况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是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情况进行简要概述,并且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进行简要的展望。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环境质量1.前言随着对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视和研究者对水体生态系统研究的深入,大型底栖动物的作用愈显重要,目前国内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已做了较多研究工作[1

2、-3]。大型底栖动物同人类的关系密切,许多大型底栖动物可供食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在生态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些种类的大型底栖动物,如多毛类里的小头虫和沙蚕等,是海洋污染的指示生物[4]。通过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了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分布及其物种多样性情况,为当地的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以及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2.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国内外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历史有所不同。我国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后,当时的研究者在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了一定的有关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并整理发表了调查报告。建国后,研究者又对我国沿海大型底栖动物进行

3、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标本采集,并获得了大批底栖动物的标本[5]。当时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定性研究[6],而后更加注重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国外大型底栖动物研究早于我国,研究涉及面较广。除了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标本采集、种类鉴定以及群落结构分析外,国外研究者也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使用并推广了多种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方法。同时,其在研究上注重多学科交叉渗透,开展国际性的研究合作,推动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发展[7,8]。近些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主要针对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研究采集地大型底栖动物,从而对

4、当地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关于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现状,主要从大型底栖动物研究的区域、方法和指标三个方面进行介绍。2.1大型底栖动物研究的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研究的区域,可分为海洋区域和淡水区域两种。海洋区域除海域滩涂外,也包括江河入海口区域,例如我国的黄河入海口区域、渤海湾近海海域、长江口区域等。目前关于海洋区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相对较多。近些年来关于海洋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有,2008年,王志忠、段登选和张金路等人对黄河入海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野外调查与研究[9];2008年4月下旬,王瑜、刘录三和刘存歧等人在渤海湾近岸海域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10];2004-20

5、06年,谢志发、何文珊和刘文亮等对长江口崇明东滩湿地芦苇盐沼区域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分析研究[11];2006年8月,袁伟、金显仕和戴芳群调查长江口以南浙江沿岸区域[12];自1998年起,J.E.Sa´nchez-Moyano、I.Garcı´a-Asencio和J.C.Garcıa-Go´mez等对Odiel-Tinto河口浅海大型底栖动物群体进行研究调查[7]。对于淡水区域,2009年4月,高峰、尹洪斌和胡维平等对巢湖流域进行了采样调查[13];2005年蒋万祥、贾兴焕和周淑婵等对香溪河流域进行了采样调查[14]。2.2大型底栖动物研究的方法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方法有多种

6、,其中物种鉴定、计数和称重等最为基础;也可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多样性分析,例如对丰度、生物量的分析,以及对香农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均匀度的计算分析等。国内研究者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谢志发、何文珊和刘文亮等在对长江口崇明东滩湿地芦苇盐沼和不同发育时间的互花米草盐沼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时,采用丰富度指数(D)、香农多样性指数(H’)以及均匀度(J)进行了多样性测定,并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平均丰度、生物量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11];高峰、尹洪斌和胡维平等采用野外采样调查的方法,运用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聚类分析和多维排序尺度(MDS)

7、结合分析[15,16],以及香农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方法,对巢湖流域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群结构、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13]进行了研究;余婕、刘敏和侯立军等利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对崇明东滩盐沼湿地夏季不同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的食物来源和营养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17];龙华、余骏和周燕等运用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指数(MPI)[18]对乐清湾生态监控区潮间带环境质量情况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19];张海波、蔡燕红和王薇等通过对象山港滩涂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四季调查,利用Brey经验公式[20]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