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邻近泥滩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设计】

电厂邻近泥滩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设计】

ID:476016

大小:494.21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7-08-08

上传者:U-944
电厂邻近泥滩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设计】_第1页
电厂邻近泥滩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设计】_第2页
电厂邻近泥滩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设计】_第3页
电厂邻近泥滩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设计】_第4页
电厂邻近泥滩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厂邻近泥滩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本科毕业论文系列开题报告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电厂邻近泥滩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宁海电厂的建成给宁波的经济带来了飞速的发展,使城市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但是电厂的建成会给周围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由于象山湾顶部自身的水质交换量较弱,电厂启动后的温排水冷却处理以及煤灰场堆放,均有可能对邻近水域环境产生一些影响,尤其对生活在海底表层、活动范围较小、栖息环境相对稳定的底栖生物的影响将可能更为明显。而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的底栖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了解电厂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因此我们研究对这些水环境因子的改变较为敏感种类的研究,观察其他耐污种类,不但可以站我现阶段该区域底栖生物资源量分布和群落结构状况,而且还能了解电厂运行时对生物资源的影响,从而提出一些可行性解决方案。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研究的基本内容(1)电厂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2)电厂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时间变化。(3)电厂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4)电厂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A、了解象山港电厂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分布情况。B、弄清引起底栖动物变化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海洋环境管理与生态修复的合理化建议;C、了解电厂温排水对海洋环境造成影响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布设站位→现场采样→样品的处理保存(套筛固定)→ 样品室内分析(鉴定和计数)→数理统计分析→结合资料比较、分析→结论具体方法、步骤:1.电厂邻近海域调查共设站位6个;2.现场采样用定量采样框采集,泥样经0.5mm网筛冲洗,用体积分数5%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3.室内分析,进行样品的鉴定并计数。4.根据《海洋监测规范·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的规定,来计算丰度、多样性指数指标,根据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多样性指数(H’):采用Shannonweave指数计算,H’=-Pi-第i种的个体数(ni)或生物量(wi)与总个体数(N)或总生物量(W)之比值利用统计数据进行种类分布、数量分布、群落结构与分布特征情况的研究。同时对比历史资料,结合参考文献,得出最后结论。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1、2008.06~2010.10采集样品;2、2010.11~2010.12确定题目,查阅文献,收集有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等;3、2010.12~2011.2资料汇总、种类鉴定、数据处理等;4、2011.2~2011.3完成论文初稿;5、2011.4~2011.5完成论文终稿;五、主要参考文献:[1]宁修仁,胡锡钢.象山港养殖生态和网箱养鱼的养殖容量研究与评价[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2]杨耀芳,蔡燕虹,魏永杰,等.象山港国华宁海电厂附近海域底栖生物的调查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8,27(1):79-82[3]戴纪翠,倪晋仁.底栖动物在水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的作用分析[J].生态环境,2008,17(6):2107-2111[4]ANGELOG.SOLIMINI,VALENTINADELLABELLA,MARCELLOBAZZANTI.Macroinvertebrate sizespectraofMediterraneanpondswithdifferinghydroperiodlength[J].Mar.Freshw.Ecosyst.15:601–611(2005).[5]何明海.利用底栖动物监测与评价海洋环境质量[J].海洋环境科学,1989,8(4):49-54.[6]阎铁,吕海晶.海洋污染生物监测中指示生物的选择[J].海洋环境科学,1989,8(1):50-55.[7]GB17378.7—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七部分)[s].[8]沈国英,施并章.海洋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9]高爱根,杨俊毅,胡锡钢,等.2002年冬季象山港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分布特征[J].东海海洋,2004,22(2):28-34[10]TarjaSo¨derman.Treatmentofbiodiversityissuesinimpactassessmentofelectricitypowertransmissionlines:AFinnishcasereview[J].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Review26(2006)319–338.[11]国家海洋局海洋咨询中心.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材料[z].北京:国家海洋局海洋咨询中心,2006.140.147.[12]刘莲,任敏,陈丹琴,等.象山港乌沙山电厂附近海域的底栖动物状况[J].海洋环境科学,2008,27(增1):19-22.[13]王金辉,杨春旺,孙亚伟,等.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和次级生产力研究[J],天津农学院,2006,13(2):24—28[14]杨俊毅,高爱根,陈全震,等.拟建宁海电厂附近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生态[J],东海海洋,2004,22(3):48-55[15]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06[R].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9.[16]王新兰.热污染的危害及管理建议[J].环境保护科学,2006,32(6):69-71[17]沈颖,海洋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J],环境科学展,1997,5(1):67-75[18]贺益英,赵懿琚.电厂温排水热污染防治对策初探[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2):183-186[19]贺益英.关于火、核电厂循环冷却水余热利用问题[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学报,2004,(4):315-322[20]胡颢琰,唐静亮,李秋里,等.浙江省近岸海域底栖动物生态研究[J].海洋学研究,2006,24(3):76-89.[21]张舒情,张彭.浅议热污染[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34(7):49-51 [22]刘永叶,刘森林,陈晓秋.核电站温排水的热污染控制对策[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9,43:191-196.[23]阿斯古丽·麦麦提.浅谈热污染及其防治[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3):241[24]靳林林.我国海洋倾废法律制度研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02:218-219[25]许友卿,曹占旺,丁兆坤,等.高温对鱼类的影响及其预防研究[J].2010,29(4):235-242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电厂温排水对水生生物影响的研究现状摘要:生物监测对海洋环境污染评价方法的发展,大型底栖生物在海洋环境评价中的地位。以及人们是如何通过海洋生物对电厂温排水对海洋污染状况进行评价。从而对现在的生物监测和底栖生物的研究提出看法和对未来生物监测的发展提出展望。关键词:热电厂海洋生物生态环境引言:海洋是地球能量平衡、气候调节以及地球生物、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也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它是一个无比巨大的资源宝库,有着极大的经济开发潜力。海洋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不同的环境,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以及各种群数量、个体大小、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都很不同。海洋生物分布的格局是与海洋环境相互作用、协调进化的。一般常按生活方式将海洋生物分为浮游生物、游泳动物和底栖生物3类。1、研究方法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长期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另一种则是对长期的数据资料进行比较。这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采用第二种方法的较多[1,2]。标本采集按《海洋调查规范》大型底栖动物生态调查的方法,使用张口面积0.1m2或0.05m2的采泥器均可,累积采集1m2的泥样,用下层网目0.5mm的套筛冲洗出标本。仔细洗净标本,固定保存。在室内镜捡分类鉴定,详细计数、称重作为基础资料进行数理统计——种类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3]。2、利用生物监测海洋污染技术的发展在60年代以前,人们对于海洋环境污染的监测仅仅局限于化学-物理监测。但是化学-物理监测有自己的局限性,仅仅只能对海洋环境中现有的污染进行监测。直到70年代初期,生态学的方法被引入到监测环境污染的领域中[4]。生物监测可以对环境进行一定范围和长时间的监测,能发现化学-物理监测所发现不了的污染问题,因此生物监测广泛被用于水污染监测上。在利用生物监测海洋污染的过程中,指示生物的合理选择,对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性十分重要[5]。所谓指示生物,是指那些能用于定量表示海域生态系中污染物被生物利用程度的生物种类[6]。现在人们普遍利用底栖生物进行监测。而我国直到80年代起才逐渐开始利用生物监测方法[7]。开始阶段人们仅仅从生态学角度进行分析[8]。后来有人提出了利用数学方法去评价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9] 。这样才逐渐将数学分析引入到生物学分析中。而后逐渐发展成利用指数分析[10]方法代替了原先的统计分析。从而反观生物监测的研究发展[11,12],我们不难看出底栖生物在其中的重要性[13]。研究底栖生物生态分布变化,从而分析海洋水质状况,进而提出合适的环境修复建议是目前海洋环境监测方面专家学者的重要工作之一。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生物监测法和多样性指标评价法逐渐成为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主要手段,而利用指示物种、预测模型和底栖生物的完整性指数等多种方法可以对水生态系统健康进行快速和准确的评价。3、研究现状随着生物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我国逐渐采用生物监测来评价海洋环境。2003年王伟定等人对夏季浙江沿岸的大型底栖生物的生态分布进行了调查[14]。随后2006年,胡景琰等人再次对浙江省近岸海域的底栖生物进行了研究[15]。通过他们的研究我们能大体上了解到浙江一带底栖生物的种类。而后2007年对胶州湾底栖生物的调查[16],2008年对崇明岛夏季底栖生物的研究[17],2009年对长江口及附近海域底栖生物的调查研究[18],可以让我们从侧面对底栖生物在海洋环境重要性有一定的了解。可以让我们就底栖生物进行横向的比较,并且让我从不同季节上了解一下底栖生物分布上的情况。同时给了我们一个大体上的框架关于底栖生物,让我们对电厂温排水对底栖生物的影响提供了帮助。电厂温排水的影响,从电厂未建之前底栖生物分布情况开始研究。2002年,高爱根等人对冬季象山港底栖生物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19]。等电厂建成之后,2006年再次对象山港周边海域底栖生物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20]。同时横向比较象山乌沙山电厂附近海域[19]和象山国华宁海电厂附近海域[21]底栖生物分布情况。从电厂未建到电厂建成之后,从象山港整体海域到电厂附近海域,在通过两个电厂之间的横向比较,从而说明了电厂温排水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电厂温排水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底栖生物,同时我们可以研究浮游生物来评价电厂温排水对海洋环境的影响[22]。知道了电厂温排水对海洋环境造成了污染,我们就需要有合理的解决办法来治理这些污染。王新兰的热污染的危害及管理建议[23],贺益英等人的电厂温排水热污染防治对策初探[24],沈颖提出的海洋环境污染与保护[25],都对污染治理提出了解决办法。特别是针对电厂的热污染,现在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很好解决办法,只有靠我们自己摸索。4、问题与展望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沿海城市的火、核电厂的不断建立,但我们并不能盲目追求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从而忽视了环境的重要性。有人将21世纪称之为“海洋的世纪” ,海洋占全球表面积的70%,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水更是人类生活的源泉。我们应该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坚持科学发展观。但是纵观全文,象山港在近几年在电厂周围的水环境已经遭到了破坏,海洋生态和海洋环境已经不容乐观,环境保护问题刻不容缓。国家可以适当提高电厂排污标准,减轻海洋环境污染负荷,同时治理和修复象山港的海洋生态与环境。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也应该与时俱进,尽可能采用更快更准确的方法对海洋环境进行监测。例如: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正确展示了由于污染梯度变化引起的群落结构梯度变化关系。与生物多样性指数方法分析结果比较,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污染群落结构变化较灵敏。但是现在人们普遍还是运用多样性指数分析。遥感监测和自动监测也可以提高我们的监测效率,但这些技术大多都不是很完善,但是就理论层面上讲,运用好这些技术会对我们提高监测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要追求创新,利用高科技手段完善海洋环境的生物监测,保护好我们仅有的一点资源。参考文献[1]SardaR.ForemanK,ValielaI.Long-termchangesofmacroinfaunalassemblagesinexperimentallyenrichedsaltmarchtidalcreeks[J].BiolBull,1994,187:282-283[2]WhittakerRH.Gradientanalysisofvegetation[J].BiologicalReviews,1967,42:207-264[3]ShannonCE,WieverW.Themathematicaltheoryofcommunication[M].Urbara:UniversityofIuionoisPress,1963[4]Iverson.R.L,FirstAmerican—SoviefSymposiumontheBiologicalEffectsofPollution0nMarineEnvironments.1978.95—106[5]阎铁,吕海晶.海洋污染生物监测中指示生物的选择[J],海洋环境科学,1989,8(1):50—55[6]Phillips.J.H,et.aI.,MarinePollutionBulletin,17(1996).1:10—17[7]何明海.利用底栖生物监测与评价海洋环境质量[J].海洋环境科学,1989,8(4):49-54[8]贾树林.利用底栖动物监测污染的生态学方法[J].海洋环境科学.1991,10(1):68-72[9]马藏允,刘海,王世权,等.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多元变量统计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1997,17(4):297-300[10]罗先香,杨建强.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底栖生物指数法研究进展[J].海洋通报,2009,28(3):106-112[11]斯广杰,陈勇,陈丕茂,等.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的研究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9):9026-9029[12]蔡立哲,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5(2):83—89[13]戴纪翠,倪晋仁.底栖动物在水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的作用分析[J].生态环境,2008,17 (6):2107-2111[14]余方平,王伟定,金海卫,等.2003年夏季浙江沿岸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分布特征[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6,15(1):59-64[15]胡景琰,唐静亮,李秋里,等.浙江省近岸海域底栖生物生态研究[J].海洋学研究,2006,24(3):76-89[16]袁伟,张志南,于子山,等.胶州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研究[J].生物多样性,2007,15(1):53-60[17]安传光,赵云龙,林凌,等.崇明岛潮间带夏季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J].生态学报,2008,28(2):577-586[18]胡景琰,施建荣,刘志刚,等.长江口及附近海域底栖生物调查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31(17):84-106[19]高爱根,杨俊毅,胡锡钢,等.2002年冬季象山港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分布特征[J].东海海洋,2004,22(2):28-34[20]王金辉,杨春旺,孙亚伟,等.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和次级生产力研究[J],天津农学院,2006,13(2):24—28[21]杨耀芳,蔡燕虹,魏永杰,等.象山港国华宁海电厂附近海域底栖生物的调查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8,27(1):79-82[22]徐晓群,曾江宁,陈全震,等.滨海电厂温排水对浮游动物分布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8,27(6):933—939[23]王新兰.热污染的危害及管理建议[J].环境保护科学,2006,32(6):69-71[24]贺益英,赵懿琚.电厂温排水热污染防治对策初探[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2):183—186[25]沈颖,海洋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J],环境科学展,1997,5(1):67—75 本科毕业论文(20__届)电厂邻近泥滩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摘要: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对象山港国华电厂水域附近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其中A断面发现大型底栖生物22种,软体动物9种,多毛类11种,甲壳类2种,该断面总生物量为9.385g/m2;B断面发现大型底栖动物27种,软体动物15种,多毛类10种,甲壳类2种,其总生物量为1.695g/m2 ;C断面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7种,软体动物14种,多毛类2种,甲壳类1种,该断面总生物量为9.399g/m2。其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不均匀。关键词:电厂邻近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Abstract:SeveralinvestigationsonmacrofaunawerecarriedoutfromJanuary2010toNovember2010inxiangshanguohuaPowerplant.InAarea,22specieswereidentified,including9speciesofmollusk,11speciesofpolycheata,2speciesofcrustacean,totalbiomassis9.385g/m2.InBarea,27specieswereidentified,including15speciesofmollusk,10speciesofpolycheata,2speciesofcrustacean,totalbiomassis1.695g/m2.InCarea,17specieswereidentified,including14speciesofmollusk,2speciesofpolycheata,1speciesofcrustacean,totalbiomassis9.399g/m2.Thespeciescompositionandquantitydistributionofmacrofaunaarenon-uniformandseasonalchanged.Theanalysisofthediversityindexofthemacrofaunashowsthattheecologicalenvironmentofmacrofaunahavebeenseriouslyimpactedasaresultofeutrophication.Keywords:Powerplantadjacentwaters;macrofauna;biodiversity 目录1引言12材料与方法12.1采样地点12.2采样方法13实验结果23.1种类分析23.1.1种类总组成2续表133.1.2种类断面分布33.1.3种类季节分布43.2生物量分析53.2.1生物量总组成53.2.2生物量断面分析53.2.3生物量季节分析63.3.1丰度的总组成73.3.2丰度的断面分析73.3.3丰度季节分析83.4群落结构分析93.4.1群落结构总组成93.4.2群落结构断面分析103.4.3群落结构季节分析104讨论114.1断面分析114.2季节分析124.3与历史资料进行对比125总结126建议13致谢13参考文献14 1引言象山港位于宁波市东南部,穿山半岛与象山半岛之间,东临大目洋,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深入内陆的狭长型半封闭型海湾,理想的深水避风港。全港纵深60多千米,港深水清,一般水深在10~15米。由于象山湾顶部自身的水质交换量较弱[1],象山港国华宁海电厂位于象山港底部,电厂冷却水采用海水直流供水系统。电厂运行产生的温排水必定会对前沿海域象山港底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生活在海底表层,活动范围较小、栖息环境相对稳定的底栖生物更为明显[2],同时底栖生物相对容易采集[3]。水底大型无脊椎动物生物量范围的大小对于湿地定量的生物监测是一个潜在的有用工具[4]。底栖动物对环境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较高,是理想的研究对象,在海域环境质量评价中,底栖生物的种类、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变化常被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评价内容[5,6]。因此我们研究对这些水环境因子的改变较为敏感种类的研究,观察其他耐污种类,不但可以站我现阶段该区域底栖生物资源量分布和群落结构状况,而且还能了解电厂运行时对生物资源的影响,从而提出一些可行性解决方案。2材料与方法2.1采样地点本次对象山港国华电厂附近水域进行采样。时间依次为2010年1月(冬季),2010年4月(春季),2010年7月(夏季),2010年11月(秋季),总共采样四次,分别代表了一年内四季时间的大致变化。以电厂排水口附近为起点,设置A断面,沿右岸约500m间距依次设立B、C断面,由于高潮区设有堤坝,因此,每个断面只在潮间带中、低潮区各设置1个断面,共6个站位。2.2采样方法现场采样用0.05m2的DDC-2型不锈钢采泥器采集,泥样经0.5mm套筛冲洗,用体积分数5%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海上取样,室内样品分析、称重、计算和资料整理均按文献[7]的规定进行。各生态学参数分别由公式计算得到[8]:丰富度(d):d=(S-1)/log2N采用Margalef多样性指数计算S-样品中的种类总数N-样品中的生物总个体数。多样性指数(H’):式中:S为总物种数;Pi为第i种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ni为第i种的个体数;N为所有种的个体总数.采用Shannonweave指数计算Pi-第i种的个体数(ni)或生物量(wi)与总个体数(N)或总生物量(W)之比值均匀度:J=H’/HmaxHmax-为S,表示多样性指数最大值优势度:D2=(N1+N2)/NTN1-样品中第一优势种的个体数 N2-样品中第二优势种的个体数NT-样品中的总个体数3实验结果3.1种类分析3.1.1种类总组成本次对国华电厂附近水域进行调查均是海上采样室内分析,实验发现物种33种,其中多毛类最多为16种,占总数的49%,软体动物为15种,占总数的45%,甲壳类动物为2种,占总数的6%。多毛类和软体动物是构成该区域大型底栖生物种类的主要类群。图1宁海国华电厂附近海域底栖生物种类组成Fig.1SpeciescompositionofmarinemacrofaunanearGuohuapowerplantinNinghai表1宁海国华电厂附近海域底栖生物种类Tab.1ListofspeciesofmarinemacrofaunanearGuohuapowerplantinNinghai序号种类中文名种类拉丁文名1背引虫Notomastuslatericeus2渤海鸭咀蛤Laternulamarilina3彩虹明樱蛤Moerellairidescens4巢沙蚕Diopatraneapolitana5多鳃齿吻沙蚕Nephtyspolybranchia6丝异须虫Heteromastus filiformis7索沙蚕Lumbrinrissp.8小头虫Capitellacapitata9角吻沙蚕Goniadajaponica10长吻沙蚕Glycera chirori11红带织纹螺Nassariussuccinctus12覆瓦小蛇螺Serpulorbisimbricata续表1 序号种类中文名种类拉丁文名13豆螺科bithyniidae14微黄镰玉螺Lunatiagilva15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acingulata16婆罗囊螺Retusaminima17扁玉螺Neveritadidyma18绣丽织纹螺Cerithidealargillierti19丽核螺Mitrllabella20凸镜蛤Dosiniagibba21棒锥螺Turritellaterebrabacillum22斑玉螺Natica tigrina23马蹄螺sp.Trochusniloticus24帚毛虫sp.Sabellariidae25蟹幼体26虾幼体27未知多毛类128未知多毛类229未知多毛类330未知多毛类431未知多毛类532未知多毛类633未知多毛类73.1.2种类断面分布由图2可知,其中A断面有22种物种,软体动物9种,多毛类动物11种,甲壳类动物2种;B断面共有27类物种,软体动物15种,多毛类动物10种,甲壳类动物2种;C断面总共有17种物种,软体动物14种,多毛类动物2种,甲壳类动物1种。图2各个断面的物种组成Fig.2Speciescompositionofmarinemacrofaunaofeachareas 由图3可知,同一时间内对A,B,C三个断面中发现的物种进行对比。发现B断面的物种多于C断面。春季内的调查中A断面有物种16种,B断面13种,C断面9种;夏季内的调查中A断面物种有3种,B断面有16种,C断面有15种;秋季内的调查中A断面物种有9种,B断面18种,C断面12种;冬季内的调查中A断面物种有8种,B断面有7种,C断面有5种。总的来说春夏秋季的物种较为丰富,冬季的物种有明显减少的趋势。最特殊的是夏季A断面的物种数。图3不同季节各断面物种数的相互比较Fig.3Eachsectionofthedifferentseasoncomparedeachotherspecies3.1.3种类季节分布然而根据采样时间的不同,即依据上面提到的春夏秋冬四个季度的采样时间来观察物种的组成也有不同。春季样品中发现23种物种,软体动物10种,多毛类动物12种,甲壳类动物1种;夏季样品中发现20种物种,软体动物15种,多毛类动物4种,甲壳类动物1种;秋季样品中发现18种物种,软体动物12种,多毛类动物4种,甲壳类动物2种;冬季样品中发现15种物种,软体动物7种,多毛类动物7种,甲壳类动物1种。图4总种类数的季节变化Fig.4Totalspeciesnumberofseasonalvariation 3.2生物量分析3.2.1生物量总组成对实验后的数据进行整理后所得的生物量如图5所示。这次调查的总生物量为301.76469g/m2,总平均生物量为75.4412g/m2。其中软体动物占总生物量的94%,是这次调查中生物量的主要组成;其次是甲壳类动物占5%,最后为多毛类动物为1%。图5各类群动物的生物量百分比Fig.5Allkindsofgroupofanimalbiomasspercentage3.2.2生物量断面分析三个采样断面,A断面近排水口,其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17.24%(52.03495g/m2),在A断面中软体动物的生物量占其88.62%(46.11505g/m2),多毛类动物占其1.87%(0.9737g/m2),甲壳类动物生物量占其9.50%(4.9462g/m2);B断面离A断面500m,其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33.73%(101.778g/m2),在断面B中软体动物生物量占其98.34%(100.0942g/m2),多毛类生物量占其0.53%(0.54305g/m2),甲壳类动物生物量占其1.13%(1.14075g/m2);C断面离B断面又500m,C断面的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49.03%(147.96257g/m2),在C断面中,软体动物生物量占其93.92%(138.967445g/m2),多毛类动物生物量占其0.22%(0.33g/m2),甲壳类动物生物量占其5.86%(8.6651g/m2)。B断面和C断面的生物量超过A断面,B断面的软体类动物的生物量相对A断面和C断面来说是最多的。 图6各个断面各类群的生物量百分比Fig.6Eachsectionofthepercentageofbiomass3.2.3生物量季节分析调查共采样四次,分别代表了四个不同的季度。从图7可见,春季的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13.99%(42.230075g/m2),在春季采样中软体动物生物量占其82.49%(34.83625g/m2),多毛类动物生物量占其2.25%(0.9486g/m2),甲壳类动物生物量占其15.26%(6.445225g/m2);夏季的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38.38%(115.81815/m2),在夏季采样中软体动物生物量占其98.65%(114.2519g/m2),多毛类动物生物量占其0.30%(0.347g/m2),甲壳类动物生物量占其1.05%(1.21925g/m2);秋季的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27.82%(83.9573g/m2),在秋季采样中软体动物生物量占其91.33%(76.6798g/m2),多毛类动物生物量占其0.29%(0.2412g/m2),甲壳类动物生物量占其8.38%(7.0363g/m2);冬季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19.81%(59.77g/m2),在冬季采样中软体动物生物量占其99.40%(59.40875),多毛类动物生物量占其0.52%(0.30995g/m2),甲壳类动物生物量占其0.08%(0.0513g/m2)。夏季的生物量最多,而春季和冬季的生物量较少可能是因为生物的生理周期,新陈代谢等原因造成的。图7不同季节各类群动物生物量百分比Fig.7Allkindsofdifferentseasonanimalsbiomasspercentage 3.3丰度分析3.3.1丰度的总组成对样品观察分析后,得出其总丰度为6295ind./m2,则其总平均丰度为1731.25ind./m2。如图8所示,软体动物的丰度占总丰度的63%,多毛类动物的丰度占总丰度的20%,甲壳类动物占总丰度的17%。软体动物的丰度占总丰度的一半以上,这次调查中的软体动物占多数。图8各种类群动物丰度百分比Fig.8Variousgroupsanimalabundancepercentage3.3.2丰度的断面分析A断面丰度占总丰度的19.31%(1337.5ind./m2),在A断面中软体类的丰度占其33.52%,多毛类动物丰度占其43.99%,甲壳类动物丰度占其22.49%;B断面丰度占总丰度的41.34%(2862.5ind./m2),在B断面中软体类动物丰度占其71.18%,多毛类动物丰度占其22.71%,甲壳类动物丰度占其6.11%;C断面丰度占总丰度的39.35%(2725ind./m2),在C断面中,软体动物丰度占其69.61%,多毛类动物丰度占其3.87%,甲壳类动物丰度占其26.52%。从图9中我们能够看出A断面的丰度是最小的,B断面的丰度是最大的。A断面中丰度最高的是多毛类,其他两个断面丰度最高的均为软体类,并且其所占比例接近于70%。甲壳类动物的丰度在三个断面的丰度普遍较低。图9各个断面各类群生物丰度百分比 Fig.9Thepercentageofbiologicalabundanceabouteachsection3.3.3丰度季节分析从季节角都上分析数据,四次样品中,春季的丰度占总丰度的23.28%(1612.5ind./m2),在春季样品中软体动物丰度占其55.68%,多毛类动物丰度占其30.29%,甲壳类动物丰度占其14.03%;夏季样品的丰度占总丰度的33.03%(2287.5ind./m2),在夏季样品中,软体动物丰度占其84.15%,多毛类动物丰度占其10.97%,甲壳类动物丰度占其4.88%;秋季样品的丰度占总丰度的33.57%(2325ind./m2),在秋季样品中,软体动物丰度占其52.56%,多毛类动物丰度占其10.95%,甲壳类动物丰度占其36.49%;冬季样品的丰度占总丰度的10.12%(700ind./m2),在冬季样品中,软体动物丰度占其48.29%,多毛类动物丰度占其50.00%,甲壳类动物丰度占其1.71%。冬季样品的丰度最低,秋季样品的丰度最高。甲壳类的丰度相对较低,除了在秋季样品中其丰度超过了多毛类外,在其他几个样品其丰度指数都是最低的。软体动物的丰度相对较高,仅仅在冬季时比多毛类动物稍低一点。图10不同季节各类群动物丰度所占百分比Fig.10Allkindsofdifferentseasonanimalspercentageabundance3.4群落结构分析3.4.1群落结构总组成根据四次调查对各断面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丰度、均匀度及优势度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见表2)。同一次调查中,各个站位间群落结构有较大变化;同时同一个站位在四次调查中各指标也呈现较大变化。经过四次调查A断面在夏季和秋季物种的丰富度要高,夏季为0.86,秋季为0.72;B断面在春季和冬季时物种的丰富度要高;C断面在秋季和冬季时的物种丰富度要高。从图11中我们可以看出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优势度比较相似。而均匀度基本稳定,没有较大的起伏,基本保持平稳。表2各断面生物多样性指数Table2Biodiversityindexabouteachsection 断面时间均匀度多样性丰富度优势度A春0.622.410.392.47夏0.610.960.860.71秋0.441.330.721.51冬0.541.520.621.31B春0.521.860.581.86夏0.542.130.242.15秋0.492.060.262.71冬0.621.750.501.50C春0.420.970.270.79夏0.612.370.332.09秋0.441.560.701.72冬0.631.630.561.25图11各断面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Fig.11Variationtrendofdiversityindexofeachseashell-farmingarea3.4.2群落结构断面分析 将数据根据三个采样点的不同来分析(见表3),A断面平均均匀度为0.5525,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555,平均丰富度为0.6475,平均优势度为1.5;B断面平均均匀度为0.5425,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95,平均丰富度指数为0.395,平均优势度为2.055;C断面平均均匀度为0.525,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6325.平均丰富度指数为0.395,平均优势度为1.4625。均匀度基本相同在0.52~0.55之间;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B断面最低的是A断面;丰富度指数最高的A断面最低的是B断面;优势度最高的是B断面最低的是C断面。多样性指数的最高和最低正好与丰富度的最高最低相反。表3各个断面平均生物多样性指数Table3Eachsectionaveragebiodiversityindex断面均匀度(平均)多样性(平均)丰富度(平均)优势度(平均)A0.55251.5550.64751.5B0.54251.950.3952.055C0.5251.63250.4651.46253.4.3群落结构季节分析通过图12和表4,不难看出四次采样中平均均匀度最高的是冬季最低是秋季;平均多样性最高的是夏季最低是冬季;平均丰富度最高是秋季和冬季,最低是春季;平均优势度最高的是秋季最低是冬季。各季节上均匀度和优势度趋势相反,丰富度类似于直线上升。表4不同季节平均生物多样性指数Table4Differentseasonaveragebiodiversityindex时间均匀度(平均)多样性(平均)丰富度(平均)优势度(平均)春0.521.750.411.71夏0.591.820.481.65秋0.461.650.561.98冬0.601.630.561.35 图12各季节生物平均多样性指数Fig.12Eachseasonbiologicaldiversityindex4讨论4.1断面分析依照采样安排,我们知道A断面为近出水口点,国华电厂的温排水将会对其水温产生一定的影响,致使其水温最高;B断面离A点500m,水温相对较低;而C断面离A断面最远,因此其水温最低(水体温度: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