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组屋制度

新加坡的组屋制度

ID:47775524

大小:804.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1-12

新加坡的组屋制度_第1页
新加坡的组屋制度_第2页
新加坡的组屋制度_第3页
新加坡的组屋制度_第4页
新加坡的组屋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加坡的组屋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新加坡组屋制度的由来与主要内容新加坡的组屋是住房建设局造的房子。新加坡面积现在是701平方公里,人口505万,中间拿新加坡护照和新加坡永久居民的是360万,华人74%,马来14%,印度9%,其它3%,是多种族多民族多宗教的一个国家。平均每户人数3.6人,人均GDP(2009年)51119新元,平均受雇人数月收入3690新元,2万人民币不到。居住政府组屋人口(2010)为82%,其中:自有80%,租住2%,新加坡的政策跟其它国家有很大不同。组屋制度最初来自于李光耀的基本理念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多,

2、80%新加坡居民租住政府造的房子?最初来自于新加坡第一代领袖的基本理念,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60年代就有一个很明确的想法:要建造一个居者有其屋的社会。我自己很荣幸在1992年到新加坡后,我的老板是新加坡的副总理,我跟他做了两年,听他进过很多新加坡的早期故事以及早期政策怎么形成。一开始已经说了,60年代新加坡是非常贫困的地方,新加坡不像香港,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批大陆去的公民在那里打下了工业基础,新加坡在60年代没有任何工业基础。新加坡主要的就业机构为两个:一是英国殖民地政府,二是英国的太平洋基地。

3、新加坡立国为1965年,新加坡的立国跟所有国家不一样,是被立国。新加坡于1965年在马来西亚联邦两会上,被要求离开马来西亚联邦,当时的李光耀向老百姓宣布这个消息时,是流着泪的,政治家一时不知道怎么才能领导这个国家生存下去,就业困难、住房困难,怎么走?他们定了非常重要的政策——打开大门,引进外资,建立新加坡裕廊工业园,由外资提供条件。在当时反潮流的历史中(50年代、60年代经济学界流行的思想是南美洲左派经济学家的不平等贸易理论),发达国家拿着昂贵的工业品去交换中等国家、落后国家非常便宜的产品。新加

4、坡形成的经济政策思路是自己发展民族经济,发展进口替代产品,中国叫自力更生,在这种大趋势下,新加坡被逼走出来,打开门,让外国资本家进来。在国外企业进来时,新加坡政府成立了一个重要机构:经济发展局,就像80年代中国的招商局,到世界各地经济发达好的地方去说服那些企业到新加坡来办工厂,为了让他们在这里安心办工厂,就建立了办工厂所需要的条件,帮着他招工人,给工人培训,帮助他们找资金(新加坡的发展银行在那时兴办起来),帮助他建立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新加坡岗位局也是在这时办起来的),帮助他建立工业园区所需要的基

5、本条件,比如说造厂房,也包括给员工提供住房条件。所以新加坡组屋政策来源,既有李光耀的想法,也有新加坡被迫的经济条件,为了实现经济发展所必须采取的配套措施。新加坡的核心价值观2180年代,在住房条件改善、经济发展以后,新加坡新任总理吴作栋提出“国家意识形态”的概念,当时新加坡在世界上已经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发展很快,新加坡领袖就想到了在经济发展快的同时,怎么能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国家意识,所以从1984年开始,新加坡研究东方的东亚价值,在这个基础上,吴作栋就提出了国家意识形态,他认为新加坡作

6、为一个开放社会需要核心价值,这个核心价值主要包括四部分:1.社区高于个人。2.家庭是社会的根本;3.通过达成共识而不是抗争解决分歧;4.强调种族和宗教的容忍与和谐(AsiaValue)。这4条跟组屋的发展有关,组屋发展起来以后有条件实现这样的想法。组屋制度最初并不是新加坡政府自己发明的,组屋制度政策开始于1960年2月份新加坡成立的住房发展局。前面已经讲了,新加坡真正独立于1965年,当时还是殖民地政府,这个制度实际上是英国的制度。在19世纪、20世纪,工党想给劳工者提供社会福利,所以英国是最早

7、建立组屋制度的国家,为老百姓提供住房制度的国家。新加坡是从英国学来的。1960年开始首先是为英国政府、英国海滨基地工作人员提供住房,新加坡政府成立后,就沿着这个措施,引进外资,给新加坡的员工提供基本住房,为老百姓住房提供基本条件。当时为了更好的完善这个制度,也提出了一些配套措施,最重要的政策是中央公积金制度,中国大部分大城市已经采用了这个制度。这个制度具体做法跟新加坡有很多不同,公积金是老百姓和雇员共同将钱存起来,新加坡主要解决退休金问题、住房问题、医疗保险问题、部分教育经费问题。在60年代老百

8、姓的收入水平非常低,这种情况下怎么帮老百姓买房子?当时就是用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配套。“居者有其屋”计划组屋制度有几个核心词,其中最基础的就是老百姓直接向建屋局购屋,但有几个条件:1.新加坡公民;2.年龄至少达21岁;3.必须组成一个核心家庭单位;4.每月家庭总收入不超过8000元;5.不得拥有任何私人产业。这是核心制度里的第一种。核心制度中的第二种是,在公开市场上利用房屋津贴购买转售组屋。条件如下:1.新加坡公民;2.年龄至少达21岁;3.必须组成一个核心家庭单位;4.每月家庭总收入不超过8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