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 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专题04 酶与ATP热点难点突破

2019年高考生物 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专题04 酶与ATP热点难点突破

ID:47794548

大小:19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4

2019年高考生物 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专题04 酶与ATP热点难点突破_第1页
2019年高考生物 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专题04 酶与ATP热点难点突破_第2页
2019年高考生物 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专题04 酶与ATP热点难点突破_第3页
2019年高考生物 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专题04 酶与ATP热点难点突破_第4页
2019年高考生物 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专题04 酶与ATP热点难点突破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生物 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专题04 酶与ATP热点难点突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04酶与ATP1.关于生物体产生的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B.酶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C.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D.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答案:D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酶的活性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B.酶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C.细胞中所有酶的合成都受基因控制D.胃蛋白酶不能催化小肠中蛋白质水解,说明酶具有专一性解析:人是恒温动物,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酶的活性不受环境温度影响,A错误;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而不是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B错误;绝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

2、的本质是RNA,它们的合成都受基因控制,C正确;胃蛋白酶不能催化小肠中蛋白质水解,说明酶的活性受环境pH的影响,D错误。答案:C3.下图所示曲线反映了温度或pH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酶B和酶C的最适温度相似,但最适pH一定不同B.图甲中a点和c点,酶A的活性相同,空间结构也相同C.图乙中d点,酶B和酶C的空间结构都有一定的破坏D.酶A、酶B和酶C都可能存在于人体的内环境中答案:C4.甲醇本身对人体只有微毒,但进入肝脏后,在醇脱氢酶的催化下可转化成具有剧毒的甲醛。用乙醇治疗甲醇中毒的原理是让乙醇与甲醇竞争结合肝脏醇脱氢酶活性中心,从而减少甲

3、酫产生。下列符合使用乙醇前(a)和使用后(b)醇脱氢酶反应速率变化规律的图是(  )A   B  C   D解析:甲醇在醇脱氢酶的催化下可转变成具有剧毒的甲醛。由于乙醇能与甲醇竞争结合肝脏醇脱氢酶活性中心,从而减少甲醛产生。使用乙醇前,甲醛能正常产生,而使用乙醇后,乙醇与甲醇竞争,导致甲醛产生减少,但仍有产生,不会降至零,且两曲线均从原点开始。答案 C18.某科研小组探究一定浓度的酶液对大豆根和叶片组织进行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酶解时间/h原生质体产量(105/每克鲜重)原生质体活力/%根叶根叶根叶621.069.660.579.21241.1417.459.

4、270.31661.4616.959.171.21881.2215.352.168.620101.3110.250.150.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大豆原生质体制备过程中使用的酶液中含有多种酶,其中必需含有纤维素酶、果胶酶B.大豆根的相对最佳酶解时间是16h,理由是16h的酶解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都较高C.大豆原生质体的产量先升后降的原因是在一段时间内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原生质体产量提高,酶解时间过长导致较早分离出的原生质体重新形成了新的细胞壁D.影响大豆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的因素除了酶解时间外,还有酶浓度、酶解温度等答案 C19.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

5、活性,这三类物质都(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与特定分子结合后作用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解析 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可发挥作用,A错;酶的本质绝大部分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激素的本质多样,B错;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均与特定分子结合后作用,C正确;激素和神经递质在发挥作用后均分解失活,D错。答案 C20.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3%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在下列有关结论的描述中,从表中找不到实验依据的一项是(  )方法观察结果1常温下自然分解氧气泡少而小2常温下加入F

6、e3+氧气泡稍多而小3常温下加入鲜肝提取液氧气泡极多而大4加入煮沸后冷却的鲜肝提取液氧气泡少而小A.从催化反应条件看,酶的作用条件温和B.从催化活性看,酶变性后就失活C.从催化底物范围看,酶有专一性D.从催化反应效率看,酶有高效性答案 C21.下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B.酶量减少后,图示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C.升高温度后,图示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D.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答案 B22.下图甲表示细胞中ATP反应链,图中a、b、c代

7、表酶,A、B、C代表化合物;图乙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B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C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神经细胞吸收K+时,a催化的反应加速,c催化的反应被抑制C.研究酶活性与温度关系时,可以选择H2O2和H2O2酶为实验材料D.图乙中温度为m时比n时酶活性低,但温度为m时更有利于酶的保存解析 图甲中A代表ATP,B代表ADP,C代表AM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DP中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神经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而细胞中ATP与A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