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师说课文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师说课文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3

ID:47795287

大小:60.3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14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师说课文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师说课文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师说课文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师说课文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师说课文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师说课文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师说课文精讲新人教版必修3【课文背景知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你该不陌生吧。在学习《马说》时,你就认识了这位“唐宋八大家”的头号人物、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韩愈与柳宗元一同倡导的“古文运动”,提倡质朴的文风,注重反映真实的社会人生,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对后世散文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师说》就是韩愈“古文”的代表作之一。文章针对性强,具有批判现实的精神。因此,有必要查阅有关资料,先了解一下课文写作的背景。在学习中,应注意加强诵读,

2、着重理解文中关于从师学习的论述,深入领会文中所大力提倡的“道”这一深刻思想的内涵,了解作者以儒家思想来抵制佛老思想的思想倾向。同时,应认真体会对比手法在文章论证说理中的巧妙运用,在反复诵读中,深入体会韩文散句和偶句错综变化,善用排比对偶连珠等手法,使文章语气表达丰富,气势充沛,笔力雄放的特点。【重点难点讲解】重点讲解一、实词1.一词多义(1)道传道受业解惑(道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之意)年相苦也,道相似也(道德学问)(2)传传道受业解惑(传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解释经

3、书的著作)(3)贤其贤不及孔子(才能)师不必贤于弟子(高明)(4)师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吾从而师之(名词意动用法)吾师道也(学习)。或师焉,或不焉(跟从老师)。(5)从惑而不从师(跟随)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自、由,介词)投笔从戎(参加,从事)樊哙从良坐(依傍,紧挨着)2.古今异义古之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3.词类活用吾从而师之(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而耻学于师(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辱”)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名词用作动词,学习)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分别是“圣人”“愚人”之意)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使动用法,“使……学习”)小学而大遗(均为形容饲用作名词,分别意为“小的方面……,大的方面……”)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用作名词,意为“卑贱的人”)4.成语典故“三人行必有我师”二、虚词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啊”或不译)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陈述句句末“啊”)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句末,反问“呢”)则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就,表条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

5、是,表判断)于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引出比较对象,比)而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向)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引出施动者,被)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在)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疑问语气词,表反问,相当于“呢”)所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三、句式1.判断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被动句不拘于时,学于余。3.宾语前置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6、4.介词后置句师不必贤于弟子。其闻道也亦先乎吾。5.省略句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四、课文中出现频率极高的重点文言词语详解(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作“学习、效法”讲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作“从师”讲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前面专讲)(2)

7、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③作助词,有四种情况: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①作代词,有四

8、种情况: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因先乎吾(他)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问题热线1.为了抨击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方面进行了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