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2:研究性学习方案

作业2:研究性学习方案

ID:47872623

大小:71.4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4

作业2:研究性学习方案_第1页
作业2:研究性学习方案_第2页
作业2:研究性学习方案_第3页
作业2:研究性学习方案_第4页
作业2:研究性学习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业2:研究性学习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解三角形研究性学习设计【研究性学习的标题】《激动人心的测量设计》【研究任务名称】激动人心的测量设计【小组成员】乐清中学高一(13)(14)班【任务完成期限】二课时(第一课时在课堂内,第二课时在课外学生小组活动)吸引学生的学【情境】为问题解决提供可信的具体情境,其作用是导入学习情境,习兴趣。:在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的教学中,常用碰到测量问题,如测河宽,塔高,两小岛之间的距离等,都涉及到如何设计的问题,生活中,冇很多高度或者宽度都不容易直接测虽的物体,比如楼房、树、水塔等的高度;河而、楼房等的宽度,肓接测量相对比较麻烦,如果我们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设计优秀的测量方法,所花的人

2、力、物力等都相对小的多。乂09年海南高考就涉及到设计一个方案,测量两山顶M,N间的距离。测量学和测量设计又是大学土木工程中的重要课程。【任务】围绕一个主题或者基本问题派生出来的具体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线索。每个阶段举行一个小型报告会,报告每个学牛在不同时期的活动体会;最后举行一个总结报告会;每个学牛都会得到一份來自自己、同组组员、他组以及老师评价形成的综合评价。设计了“激动人心的测量设计”为主题的研究活动。英基木冃标是:(1)巩固所学知识;(2)养成科学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3)让学牛体会数学中在牛活中的应用,抽象的数学可以运用的具体的生活中;(4)激发学

3、牛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牛跨学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活动和过程】描述学生应遵循的活动步骤和相关建议,包括小组角色与任务分配、工作流程与进度控制等。第—•阶段:准备工作1、学生根据口己的专长和喜好,根据合作小组组成原则形成小组。2、各小组成立后,选定组长,学习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3、根据选题,进行小组分工,小组内分工可以为收集资料小队、实地考察小队、科学实验对等。4.各小组根据分工制定研究计划,分配研究时间,细分研究内容,预定成果等。笫二阶段:在课堂上介绍测量学发展历史,捉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我国古代测量学的成就“(禹)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

4、。山行乘撵,左准绳,右规矩,载四行,以开九州,通九道”。“准、绳、规、矩”是古代使用的测量工具。2.外国古代测虽学的发展;3.我国测量工作成就;4.目前测量学发展状况及展望(1)全站仪的测最室内外一体化。(2)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的发展。(3)遥感RS(Remotesense)的发展。(4)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的发展。(5)3S技术的结合,和数字地球(digitalearth)的概念。第三阶段:在课堂上讨论、设计方案,动员和培训目的: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1

5、、复习正弦定理、余弦定理;2、了解解三介形方法;3、了解生活中物体高度和宽度测量的一般方法;4、尝试利用匸弦定理、余弦定理提出多种方法去测量生活中物体的高度和宽度;5、了解测量设计的意义;问题:楼高(只有楼顶能看到)测量你会设计吗?方案一:方案二分析两种方案的不同之处和优缺点。进一步思考:如何测量两个只有顶部町以看到的建筑物尖顶间的距离?如:为了测量两山顶N间的距离,飞机沿水平方向在A,B两点进行测量,A,B,M,N在同一个铅垂平面内(如示意图),E机能够测虽的数据冇俯角和A,B间的距离。设计一个方案,包括①指岀需要测量的数据(用字母表示,并在图中标出);②川文字和公式写

6、出计算M,N间的距离的步骤。第四阶段:提出课题,课外分组分工完成设计和测量,并上交实习报告课题:设A、B是两个底部不可以致到达的建筑物的尖顶,设计测量两者距离的方案。课题设计方案测量不意图测得数据测量项目第-次第二次平均值计算过程活动感受负贵人及参加人员计算者和复核者指导教师审核意见备注【资源列表】为学生便于解决问题而预备的条件要素,包括数字化资源和非数字化资源。教师捉供的资源:1、测绘仪。2、皮尺、标杆。3、学校图书馆、电脑室、多媒体教室。3、设计测量表。4、评价量表。学生准备的资源:1、记录笔、纸。2、计算器【评价】一般使用量规等评估方法,不但要有助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

7、果,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技巧。一.评价方法1.各小组分组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把成果制作成PPT等进行汇报展示。2.各成员自评,由小组长收集,整理汇报。3.组内互评。4.组间互评。5.老师评价。6.各成员集成自评、组评、他评和教师评价,完成总评。7.总结、反思。&改进意见。二.评价学习过程与技巧L知识技能:画图能力,查资料能力,整理材料的能力2.活动参与度、认真度:是否积极合作态度是否良好是否不畏难科学探究3.质疑,创新意识:能够提出问题,提出新而重要的问题4.成果的展示: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编辑能力综合分析总结能力【成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