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浮力复习解题的--难点突破

中考浮力复习解题的--难点突破

ID:47929523

大小:2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05

中考浮力复习解题的--难点突破_第1页
中考浮力复习解题的--难点突破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考浮力复习解题的--难点突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浮力复习解题的--难点突破浮力解题在初中物理中算是难点,不少学生一碰到浮力题就觉得茫然,无从着手,难以下笔。那么,我们应如何来突破浮力解题的难点呢?下面是本人一些肤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一.找出相同、相关、相似、相异的八对概念在浮力中有几个概念我们容易混淆,这些概念中有的相同,有的相关,有的相似,有的相异,正确的区分这些概念对我们解浮力题是必要的。(一)“漂浮”与“浮在液面”“漂浮”与“浮在液面”是两个相同的概念,表示物体静止在液面,一部分浸在液体中,在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下平衡。(二)“漂浮”与“悬浮”“漂浮”与“悬浮”是两个相似的概念,它们的相同点

2、是:都是在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下平衡,它们的不同点是:“漂浮”是部分浸入,而“悬浮”是浸没。(三)“上浮”与“浮在液面”“上浮”与“浮在液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上浮”是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且浮力大于重力,物体处于不平衡状态,向上做加速运动;“浮在液面”是在重力和浮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不过物体“上浮”的最终结果是“浮在液面”。(四)“下沉”与“沉在液底”“下沉”与“沉在液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沉”是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且浮力小于重力,物体处于不平衡状态,向下做加速运动;“沉在液底”是在重力、浮力和底面支持力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不过物体“下沉”的最终

3、结果是“沉在液底”。(五)“浸入”与“浸没”“浸入”与“浸没”是大概念与小概念的关系,它们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浸入”可以是指物体全部浸在液体中,也可以是指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而“浸没”是指物体全部浸在液体中。(六)“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与“物体浮沉的条件”“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重力等于浮力;“物体浮沉的条件”: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七)“排开”与“排出”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这个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其中指的是物体“排开”液体的重

4、力,而不是指物体“排出”液体的重力。当把物体放入装满液体的容器中时,“排开”和“排出”相同;当把物体放入未装满液体的容器中时,“排开”和“排出”不相同。(八)“物体的体积”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的体积”不一定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只有当物体浸没时两者相等,而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时,前者大于后者。找出相同相关,区分相似相异,在比较中记忆,在理解中记忆,能使我们对物理概念、规律等记得更牢,理解的更清,使知识更具有条理性,更具有系统性,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二.掌握浮力解题的四个步骤1.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有的物体虽然浸没在液体中,但它不一

5、定受到浮力的作用。2.判断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浮力解题中常涉及到的不仅仅是二力平衡,有可能是三力或者四力平衡,如果在分析浮体受力时多了一个力或少了一个力,那么就会导致解题全错。3.如果物体平衡则物体受到向上力的和等于受到向下力的和4.利用将公式展开进行计算三.熟练浮力解题的四种方法浮力解题的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有时是不同的题目用不同的方法,但也有时是同一题目可用不同的方法。1.压力差法:根据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受到液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2.原理法: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即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3.平衡法:根据物体在液体中平衡

6、时所有向上力的和等于所有向下力的和4.称重法:根据物体浸在在液体中失去的重力等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