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的影像建构

萧红的影像建构

ID:47978252

大小:7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1-18

萧红的影像建构_第1页
萧红的影像建构_第2页
萧红的影像建构_第3页
萧红的影像建构_第4页
萧红的影像建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萧红的影像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电影《萧红》是首部萧红影片,试图通过外在的画面冲击和视觉震撼来征服观众,以唯美的影像讲述萧红复杂纠葛的爱情故事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黄金时代》则通过萧红亲朋好友的叙述及萧红的自述再现其曲折坎坷的一生,力求以冷静客观的立场进行萧红的影像建构。通过对《萧红》与《黄金时代》的比较分析,电影呈现了在创作情怀、主题呈现、视听语言、受众心理等多个方面不同的影像建构与电影语言,深入挖掘了萧红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关键词:影像建构主题迭变视听语言受众心理  引言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萧红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有关她

2、的传记比比皆是,但由于史料缺乏及个人理解的偏差,大多不能尽力客观地记录萧红。对萧红的影像叙述,应该是许多文艺人士许久的梦想,尽管早就有人跃跃欲试,却始终没有达成这个愿望。于2012年上映、由霍建起执导的电影《萧红》似乎圆了许多文人志士的萧红梦,但是影片上映之后却陷入争议浪潮,票房不佳。导演用唯美的画面讲述萧红的情感纠葛史,使影片的叙事和人物塑造都略显薄弱。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在上映之初,更是遭遇票房滑铁卢,影片采用拼贴跳跃式的叙事方式,力图以冷静客观的电影语言讲述萧红短暂曲折的一生,但观众对于采用间离手法的电

3、影似乎并不买账。票房高低并不是对于影片的最终结论,通过观看影片我们可以看出,两位导演对于萧红的影像建构各有侧重,在荧幕上用电影语言叙述不一样的萧红。  一、导演的创作情怀和主题迭变  1.创作者的情怀  霍建起的影片一贯带有唯美浪漫、含蓄内敛的标签,他是影视圈内公认的文艺片导演。霍建起自第一部影片《赢家》起就形成了独有的电影风格,宽阔仁厚的儒家情怀,极具张力的镜头语言,唯美浪漫的音乐与画面,而随后拍摄的多部影片也都在延续这种风格。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那山那人那狗》,这是一部反映邮政题材的电影故事片,该片以秀丽的

4、风景、浓郁的人情味和艺术气息、简单易懂的情节、缓慢的节奏,将父子间的脉脉温情娓娓道来,使观众备受感动。片中所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题,也引人深思。而后执导的影片《暖》所体现的诚意与温暖应该说是颇具人文关怀和中国民族特色的,对于那些仍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广大中国农民来说应该说是一种精神安慰,它力图证明中国的农村不会再是被爱遗忘的角落。电影《萧红》是为纪念萧红诞辰百年而拍摄的一部影片,故事讲述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女作家萧红凄美的爱情故事和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不得不说,导演的创作经历与情怀直接造就了电影《萧红》画

5、面的唯美,对人物理解的欠缺导致了电影叙事的浮薄。事实上,它原本应该是一部颇具人文情怀的影片,但以女主人公的爱情纠葛为主线讲述萧红漂泊曲折的一生,唯美浪漫的视听语言纵然是影片的一大亮点,但也同样使影片空有皮囊,缺乏诚意。也许是男导演的缘故,霍建起无法抓住萧红的灵气与精神,使其影像叙述中无法体现出宽广的儒家情怀。总的来说,导演不懂萧红。  许鞍华作为香港杰出人文主义电影工作者,自《胡越的故事》开始,许鞍华对于现实生活中弱势群体的关注,就远远超过对电影形式和电影语言的关注。许鞍华的电影具有丰富多彩的美学风格,既有写实风

6、格的《胡越的故事》《投奔怒海》《阿金》,又有轻喜剧风格的《上海假期》《女人四十》,更有风格凝重的《千言万语》。于2012年执导拍摄的《桃姐》是一部以人命名的电影,讲述了一位生长于大家庭的少爷罗杰与自幼照顾自己长大的家佣桃姐之间所发生的一段感人至深的主仆情。可以这么说,对弱势群体的人道主义关怀是许鞍华电影的第一主题。《黄金时代》一改导演以往关注弱势群体的电影风格,以民国时代为大背景,以民国传奇女作家萧红特立独行的人生和爱情经历为线索,塑造了一群意气风发的热血青年,再现了一个充满自由与理想的时代。或者说,导演只是将有

7、关萧红和她所处时代的记录与史料搬上荧幕,采用间离、主观接入、跳接等手法,通过萧红亲朋好友断断续续的叙述和萧红本人的自述,在荧幕呈现了导演心中的萧红与那个黄金时代。不得不说,这样一部诗化的作品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间离的手法需要观众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至于萧红究竟是个怎样传奇的人物,这有赖于不同受众的理解。  2.男性的窥视与女性的审视  新时代的中国号召“男女平等”,但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深深植根于中国的传统观念之中,使得当今社会仍然是一个由男性主导的群体。劳拉穆尔维在著作《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中认为,传统好莱

8、坞电影中存在一个父权愉悦体系,在经典叙事中满足了男性对女性想象性的欲望满足。作为一个男性导演,霍建起不可避免地在影片中表现出了一个男人对于女人的窥视。电影《萧红》选择以情感为主线,用唯美的画面表现萧红与多个男人的爱恨纠葛。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满足了大多数观众尤其是男性对于萧红这样一个传奇人物的窥视欲。而在影片中,萧红一直被抛下,大腹便便的她被汪恩甲遗弃在宾馆里,获得萧军解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