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技术.ppt

第5章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技术.ppt

ID:48084456

大小:522.01 KB

页数:35页

时间:2020-01-12

第5章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技术.ppt_第1页
第5章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技术.ppt_第2页
第5章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技术.ppt_第3页
第5章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技术.ppt_第4页
第5章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技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5章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技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表面积与孔结构分析技术表面积测定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吸附是一种物质的原子或分子附着在另一种物质表面的现象。固体表面由于表面层的分子所的受力是不对称、不饱和的,因而产生剩余力场,这些不平衡力场对周围介质(气体或液体)具有吸引作用,所以固体表面能够吸附那些能够降低其表面自由焓的物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物理吸附:固体表面分子与气体分子间的吸引力是范德华力;化学吸附:固体表面分子与被吸附的气体分子间形成化学吸附键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比较吸附热恒温衡压下:DGads=DHads-TDSads吸附过程气体分子运动被限制,混乱度降低,故DSads<0;吸附过程为自发过程,故:DGads<0;因此

2、DHads<0,为放热反应。吸附量在吸附平衡的条件下,吸附量G通常是一单位质量的固体吸附质所吸附的气体物质的量表示,或是以单位质量固体吸附剂所吸附的气体物质在STP下的体积表示:Langmuir吸附等温式单分子层吸附假设:吸附是单分子层的;固体表面是均匀的,即吸附热与表面覆盖度无关;吸附是定域化的,即被吸附的分子间无作用力;吸附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Langmuir吸附等温式多分子吸附的BET程Brunauer,Emmett和Teller在单分子层吸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多分子层吸附理论,并推导出BET等温吸附方程。分子层吸附理论的基本假设:吸附是多分子层的,第一层是化学吸附,第二层以

3、后是物理吸附;固体表面是均匀的,即被吸附的同质分子间没有横向作用力,吸附热与表面覆盖度无关;(3)吸附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多分子吸附的BET程p--被吸附物质的平衡分压;p*--同温度下,该气体处于液态时的饱和蒸汽压;V--被吸附气体的体积;Vm--固体表面被单分子层覆盖时所吸附的气体体积。式中Vm和c为常数,故BET方程也称二常数方程。多分子吸附的BET程BET方程可化为:利用实验数据,以对作图,得到一条直线,并有直线斜率a和截距b,可得:用气体吸附法测定多孔材料比表面积根据前述方法测的的单分子层的饱和吸附量Vm(m3/g)及每个吸附质分子的横截面积s0,即可计算固体吸附剂的比表

4、面积A0为:NA为Avogadro常数。对于氮分子,每个分子的界面积s0=0.162nm2。用气体吸附法测定多孔材料比表面积BET二常数公式只适用于相对压力p/p*=0.05~0.35之间。如果吸附发生在多孔材料上,则吸附层就要受到限制,不可能为无穷多层,设为n层(n与孔的大小有关),则可得到BET的三常数公式:材料孔结构分析材料孔结构孔结构包括:孔隙率、孔径分布(孔级配)、孔几何学(孔形状)。孔结构测定方法:光电法:用显微镜和图象分析仪分析不同孔径孔所占百分比。缺点是代表性差。等温吸附法;汞压力法;小角度X射线散射法。等温吸附法曲率半径与蒸汽压的关系 --Kelvin公式根据K

5、elvin公式可知液滴的蒸汽压大于同温度下平面液体的蒸汽压。球形液滴表面蒸汽压随半径减小而增大。凸液面蒸汽压>平面>凹面。毛细管凝聚毛细管内液体的蒸气压变化:凹液面上蒸气压低于平面上蒸汽压。如果在指定温度下,环境蒸气压为P0时,则蒸气压对平面液体未达饱和,但对管内凹面液体已呈过饱和,此蒸汽在毛细管内会凝聚成液体。这个现象称为毛细管凝聚。qrk孔径与蒸汽压的关系r=rk+trk与相对压力pN2/ps相应的临界凯尔文半径;Vm凝聚液的摩尔体积;赫尔赛(Halsey)方程对于未充满凝聚液的孔来说,其壁上吸附层厚度:式中tm为单分子层厚度,对于氮,tm=0.45nm。等温吸附法测定孔分布

6、以Kelvin方程和Halsey方程。在相对压力PN2/PS下可测出相应的总脱附量vr,它由解凝和减薄吸附层所释放的量两部分组成,及相对压力PN2/PS下从半径为r的孔中释放出来的凝聚液量与从半径大于r的孔中由于吸附层减薄所脱附的量的总和。通过改变PN2/PS,可分别测出相应的vr值,通过各vr值的差Dvr,便可算出相应的孔径范围的孔体积,进而算出孔分布。汞压力测孔法汞压力法(MIP,MercuryIntrusionPorosimetry)是用得最多研究孔级配的方法,可测孔直径为3nm~11mm。汞压力测孔原理 毛细管现象汞压力测孔原理对于汞,25oC时s为48.42Pa),一般

7、近似取2scosq为-750(MPa·nm)汞压力测孔原理在压力P下,凡是大于r的孔都已进了汞。改变压力后,又可以测得一个r。如果压力从P1改变到P2,分别测出孔径r1、r2,并设法量出单位重量试样在此两孔径的孔之间的孔内所压入的汞体积DV,则在连续改变测孔压力时,就可以测出汞进入不同孔级孔中的汞量,从而得到试样孔径分布。汞压力测孔对试样要求和处理1.取样:对于水泥,必须是净浆。取样不用打击方法,以免产生二次裂缝;2.试样处理:对于水泥水化试样,用丙酮终止水化,105oC干燥。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