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主义对当今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思考.pdf

新城市主义对当今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思考.pdf

ID:48108235

大小:1.51 M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6

新城市主义对当今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思考.pdf_第1页
新城市主义对当今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思考.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新城市主义对当今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思考.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6年第19期(总第196期)江西建材建筑与规划设计新城市主义对当今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思考■张建明■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0摘要:当今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成了各个城市建设和规划的热点,以解决城市中直接导致不同社会阶层之问的矛盾和冲突,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还会带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而纵观每个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从选址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不同阶层之问的空问区隔问题与排斥问题等。从一直到建设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引入,思考其对某种意义上来说,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就是类似的把中低收入的居民通交通便利性、防止居住空问分异等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当今保障性住房过政府的建设

2、使之居住在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包括城中村。这样的模式的建设提供参考。如果未合理的解决势必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城市主义居住空问分异3.1.2与外界的联系便利性问题保障性住房面向中低收入人群,所以价格便宜,但保障性住房项目1保障性住房建设选址大部分均位于城乡结合地区,这样就缺乏与市中便利的交通,或者1.1定义及发展选选址一些棚户区进行改造,造成道路窄小停车出行均不方便等问题。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有些小区即使有方便的公交线路,但是小区内公交站点数量与布局也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一般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和政策性租不尽合理,导致了居民出行不便,

3、甚至影响了居民的就业。赁住房构成。这种类型住房有别于完全由市场形成价格的商品房,中3.2新城市主义理念的运用国正大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进一步改成人民群众住房条件,3.2.1针对保障性住房小区建设的社会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新城市主义提倡混合居住模式,为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提供可支1.2优缺点付的住宅费用是新都市主义住区规划设计的最终目的。现在,某些大保障性住房大部分有财政拨款集中建设,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城市已出现了富人区、贫民区的分化,不同的阶层彼此难以沟通和对住宅。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经济性是指住宅价格相对于市场话,影响社会的和谐。将不同的住宅形式相混合非常重要因为住区

4、人价格而言较低。适用性是指在住房设计、单套面积设定及其建筑标准群多样化是形成住区活力的重要因素。多样化的社区能够满足不同人上强调住房的实用效果。虽然保障性住房的价位人们能接受,但其选群和阶层的多样需求,激发人们对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建立。址位置较偏。保障性住房项目大部分均位于城乡结合地区包括棚户3.2.2针对保障性住房小区的交通问题区。有些保障性住房小区到市区的公交线路和可选择的站点又相对较新城市主义提出了“公共交通主导的发展单元”的发展模式。其少。同时,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使生活条件处于中下水平的城市居民聚核心是以区域性交通站点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为半径。从城镇集起来,加速了城市的居住空问

5、分异,为以后城市的管理埋下隐患。中心到城镇边缘仅车行十五分钟的距离,取代汽车在小区内的主导地2新城市主义位;在这个半径范围内建设中高密度住宅及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以此2.1背景有效地达成复合功能的目的,从区域宏观的视角整合公共交通与土地战后由于传统的居住区缺乏混合功能、缺乏舒适感、没有共享交流使用模式的关系。同时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发展单元也定义了以此为的公共空问,无法使人产生归属感。在反思了现代主义带来的一系列中心的与外界联系的节点,方便居民内部便利性的同时加强了与城市问题后,新城市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外部的联系。小城镇规划的优秀传统,以具有城镇生活氛围、和谐的社

6、区,取代郊区4基于思考下的应用探索蔓延式的发展模式。4.1正在或未规划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小区2.2理论介绍多元化和复合型的规划设计理念。将不同的住宅类型,如保障性从二战期问开始,美国人为了拥有私密性、机动性、安全性和私有住房和高中档次的商品房与商业、教育等公共建筑混合,创造出多样化住宅而大规模迁往郊区。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造成建筑形式千篇一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住区。反映出对日趋多样化、地域化和国际化的市律、公共建筑散置各处、大都市地区边缘的农业用地和自然开敞空问被场需求的适应,也反映了对现代城市生活品质的开拓与体验。吞噬、拉大了通勤距离、加大了对小汽车交通方式的依赖、加剧能源消复合的居住类型营造的是

7、一个和谐社会的图景,针对购买层次规耗和空气污染,甚至导致城市与郊区发展的失衡、城市税源减少和种族划集保障性住房、拆迁回迁房和高中档次的商品房于一体不同类型住隔离等问题。面对郊区蔓延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新城市主义提出了房的居住大社区。复合的居住人群也当然需要复合的居住区设施。社“公共交通主导的发展单元”的发展模式,从区域宏观的视角整合公共区多功能的开放,提高了人气及服务业的盈利空问,从而增加就业,形交通与土地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