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重量分析法与沉淀滴定法.ppt

第6章 重量分析法与沉淀滴定法.ppt

ID:48231155

大小:2.85 MB

页数:49页

时间:2020-01-18

第6章 重量分析法与沉淀滴定法.ppt_第1页
第6章 重量分析法与沉淀滴定法.ppt_第2页
第6章 重量分析法与沉淀滴定法.ppt_第3页
第6章 重量分析法与沉淀滴定法.ppt_第4页
第6章 重量分析法与沉淀滴定法.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6章 重量分析法与沉淀滴定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6章重量分析法与沉淀滴定法主要内容2溶度积原理1沉淀的生成与溶解2重量分析法3沉淀滴定法4一、溶度积常数10易溶可溶1微溶难溶S/g0.01§6.1溶度积原理对于BaSO4、AgCl等离子晶体,属于难溶的强电解质,虽然溶解度很小,但溶于水的部分能完全电离。3AgCl溶解平衡的建立当v(溶解)=v(沉淀)时,得到饱和AgCl溶液,建立溶解平衡。水合Ag+水合Cl-溶解AgCl(s)Ag+(aq)+Cl-(aq)沉淀溶解沉淀4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各组分离子浓度幂的乘积为一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对于任何难溶电解质AmBn,

2、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AnBm(s)nAm+(aq)+mBn-(aq)则5值的大小反映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程度。越小,表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越小。可用于相同类型沉淀溶解度的比较。只是温度的函数,其值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一些常见难溶强电解质的KSP值见附录。6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注意: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S)。条件:一定温度标准:100克溶剂状态:饱和状态单位:克(g)任何物质的溶解是有条件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物质的溶解量一般是有限的。二、溶解度和溶度积的关系

3、7溶度积和溶解度S都可以用来表示难溶电解质在饱和溶液中的溶解状况;二者可以互相换算,本章只讨论溶解度小的难溶电解质,并假定难溶电解质溶解的部分完全离解且不发生副反应。同一类型的电解质,可以用直接比较溶解度的大小;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可通过溶度积数据换算为溶解度后再进行比较。8溶度积与溶解度的相互换算:②A2B型或AB2型s=(1/4)1/3①AB型s=()1/2③AmBn型s=(1/mmnn)(m+n)9溶解度S的单位是mol·L-1。【例】氯化银在25℃时溶解度为0.000192g/100gH2O,求它的溶度积常数。溶解的AgCl完全电离,故

4、c(Ag+)=c(Cl-)=1.34×10-5mol·L-1,所以KSP(AgCl)=c(Ag+)·c(Cl-)=(1.34×l0-5)2=1.8×10-10解:因AgCl饱和溶液极稀,1gH2O的体积和质量=1mLAgCl溶液的,所以在lLAgCl饱和液中含有AgCl0.00192g,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10【例】:在25℃时,Ag2CrO4的溶解度是0.0217g.L-1,试计算Ag2CrO4的KSP。解:由Ag2CrO4的溶解平衡Ag2CrO4(s)=2Ag+(aq)+CrO42-(aq)平衡时浓度/mol.L-12SS可得KSP=c

5、2(Ag+)·c(CrO42-)=(2S)2·S=4S3=4×(6.54×10-5)3=1.12×10-1211【例】在25℃时AgBr的KSP=5.0×10-13,试计算AgBr的溶解度(以物质的量浓度表示)。解:溴化银的溶解平衡为:AgBr(s)=Ag+(aq)+Br-(aq)设AgBr的溶解度为S,则c(Ag+)=c(Br-)=S得KSP=c(Ag+)·c(Br-)=S·S=5.0×10-13所以即AgBr的溶解度为7.1×10-7mol·L-112注意:溶解度与溶度积进行相互换算是有条件的(1)难溶电解质的离子在溶液中应不发生水解、聚

6、合、配位等反应。(2)难溶电解质要一步完全电离。13§6.2沉淀的生成与溶解一、溶度积规则AnBm(s)=nAm+(aq)+mBn-(aq)KSP=c(Am+)n·c(Bn-)mQi=c(Am+)n·c(Bn-)m表示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时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乘积。在一定温度下为一常数。Qi则表示任何情况下离子浓度的乘积,其值不定。14溶度积规则:Qi>KSP时,溶液为过饱和溶液,沉淀析出。Qi=KSP时,溶液为饱和溶液,处于平衡状态。Qi<KSP时,溶液为未饱和溶液,沉淀溶解。15【例】.将等体积的4×10-3mo1·L-1的AgNO

7、3和4×10-3mo1·L-1K2CrO4混合,有无Ag2CrO4沉淀产生?已知KSP(Ag2CrO4)=1.12×10-12。解:等体积混合后,浓度为原来的一半。c(Ag+)=2×10-3mol·L-1,c(CrO42-)=2×10-3mol·L-1Qi=c2(Ag+)·c(CrO42-)=(2×l0-3)2×2×l0-3=8×l0-9>KSP(CrO42-)所以有沉淀析出。1.沉淀生成的条件生成沉淀的条件:Qi>KSP,因此设法增大溶液中某一种离子的浓度,就会使多相离子平衡向生成沉淀方向发展。二、沉淀的生成16“沉淀完全”并不是溶液中某

8、种离子完全不存在,而是含量极少;当溶液中c(Mn+)10-5mol·L-1,认为Mn+沉淀完全。2.沉淀的完全程度173.影响沉淀生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