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电子监护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doc

胎心率电子监护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doc

ID:48250991

大小:5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1

胎心率电子监护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doc_第1页
胎心率电子监护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胎心率电子监护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胎心率电了监护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目前I韦I产儿监护手段很多,如B超、胎动计数、孕妇24小时尿E3测定、胎心率电子监护、脐血流等,胎心率电子监护包括无应激试验(NST)及缩宫素激惹试验(OCT)o本文主要讨论无应激试验(NST),即在没有宫缩,也没有其他外界负荷刺激的情况下,对胎儿进行的胎心率宫缩图观察、记录。至今为止,公认NST是测定胎儿机能状态较为理想的方法,根据监测结果并结合临床,以早期发现胎儿异常,采取有效急救措施,及时娩出尽可能好的胎儿,避免胎儿遭受不可逆的损伤。本文选取口2009年1力至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

2、胎心电子监护监测并在我院分娩的孕妇100例,英监测结果与分娩后的情况进行比较,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选取自2009年1〜10刀期间,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妊娠32周以上的孕妇100例,常规每周检杳一次,异常的每天或2〜3夭一次,共进行NST监测1036次。分娩后记录每例新生儿情况及胎盘、脐带、羊水情况和分娩方式。1.2方法孕妇采取斜坡卧位,个别孕妇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改为左侧斜侧卧位;查清胎方位,在胎背或胎心最响位置固定胎心探头;孕妇拿着记录胎动的手动按钮,在胎动时立即用手指按一下按钮;走纸速度调定

3、为lcm/min,连续记录20分钟为一单位,如20分钟内无胎动,再延长20分钟监护时间,或予以触诊、孕妇翻身或走动后再监测。2结果一般将NST的结果分为4型,即反应型、无反应型、可疑及正弦型。反应型:在20分钟的记录时间内,胎心率基线为120〜160bpm,细变界振幅在6bpm以上,伴随胎动的胎心率加速大于4次;无反应型:至少记录40分钟以上,胎心基线率120bpm〜160bpm细变异振幅小于5bpm,无胎动,如出现宫缩还会出现迟发减速或重度变化减速。可疑型:存胎动,但不加速(或何胎心率上升,但小于15bpm,或达到1

4、5bpm而持续时间少于15秒),或胎心率基线变界减少;正弦型:在无胎动反应的基础上,基线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规律摆动,其振幅变化一般在5bpm〜lObpm,短变异消失,其基线圆滑一致多持续时间在10分钟以上,是胎儿缺氧的表现,但此类图形比较少见。在100例中NST反应型78例,町疑型18例,无反应型4例。对于有反应型,可以一调后复查(但应向孕妇交代无任何意外的情况下是如此,同时,自行监测胎动)。对于可疑型,町反复行NST,亦可2〜3日一次,有15例可疑型给予如孕妇走动、翻身、触诊等刺激后促发了胎动及加速(同时应排除孕妇用

5、药的影响),另3例加以吸氧后促发了胎动及加速。无反应型给了吸氧或静脉推注高渗葡萄糖后暂时改善胎儿状况行剖宫产。NST冇反应型78例中顺产58例,2例因监护过程中出现重度变化减速行剖腹产,18例因社会因素剖腹产,新生儿Apgar评分均N8分,前2例分娩后发现一例为脐带真结,另一例为脐带较细,胶质很少。可疑空中经一般刺激后改善的15例屮有2例因频发变界减速及一次偶发的重度迟发减速而行剖腹产,Apgar评分1例8分1例10分。另3例均行剖腹产,Apgar评分浹分。无反应型屮均行剖腹产,Apgar评分1例6分,1例7分,2例8

6、分。分娩后见胎盘鈣化并羊水混浊2例,胎盘钙化并羊水过少1例,单纯羊水过少1例。3讨论3」胎儿监护的目的是尽早发现胎儿缺氧,而一般的胎心音听诊只能获得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心率,无法发现胎儿缺氧早期及较小的变化。胎心率电子监护记录的是胎心率的瞬时变化,是动态的连续的监测,能真实的反应胎心率伴随胎动或宫缩而发生的加速或减速,根据监测结果预测胎儿宫内情况,更早发现问题,及时做到剖宫产术,得到一个优良儿。3.2伴随胎动发生的胎心率加速是胎儿健康的表现,胎心率加速产生的通路是胎动刺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经路,特别是经过延髓循坏中枢,弓

7、I起胎心率加速,妊娠32〜34周以后,加速振幅明显增加,因为这个吋期运动中枢■丘脑下部■延髄这条小枢神经内的联系逐渐发育完善起來,故健康胎儿的典型图形多以妊娠32周以后的监护为依据。3.3NST检查无创伤,重复性好,不会给母儿带來什么负担,乂易于施行。但在监护过程中要避免NST假无反应型,如母体用镇静、降压药,胎儿处于睡眠状态均有对能出现NST呈无反应型,皿排除上诉因素示重复检杳。母体仰卧位时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可出现重度变异减速,需改侧卧位进行检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