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ID:48315584

大小:370.6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03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纸上。1.(2016年江苏卷)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2.周朝有同姓贵族之间不得联姻的规定,故周王室主要与异性诸侯联姻,这些诸侯国被称为“甥舅之国”。“甥舅之国”的出现A.说明联姻是贵族受封的前提B.反映出周王室实力逐渐衰弱C.说明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基础D.有

2、利于扩大周代的宗法关系3.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第二次是刘邦封建;第三次是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这种现象说明A.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C.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D.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4.《周礼·考工记》将城邑分为三级:第一级是“王城”;第二级为“诸侯城”;第三级为“都”,即宗室和卿大夫的采邑。在城隅高度上,规定王公“门阿之制,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A.宗法制B.分封制C.井田制D.封建礼制5.西周时期,周宣

3、王废鲁武公长子括,立其少子戏,“是为懿公”,“括之子伯御与鲁人攻弑懿公,而立伯御为君”,“周宣王伐鲁,杀其君伯御”,立懿公弟称,“是为孝公”。这反映出当时A.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频繁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已现雏形C.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君位继承D.周王室利用强力维护宗法制6.周代文献表明,通过分封制,西周时代的人们已经产生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意识。这表明周代分封A.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B.孕育了中央集权观念C.建立了君主专制的统一王朝D.初步形成了家天下的局面7.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

4、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该学者揭示了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弊大于利8.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这表明先秦时期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B.等级政治走向消亡C.思想领域百家争鸣D.宗法礼制逐渐崩溃9.刑法中的“十恶”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

5、内乱,属于各罪之首,而侵害皇权专制统治的犯罪又是十恶之首。材料说明古代中国A.皇帝统治罪恶深重B.皇权至上的司法原则-7-C.中央集权不断加深D.刑法只是皇帝的家法10.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私人侧近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A.秦朝的三公九卿B.汉朝的“中朝”C.唐朝的三省六部D.宋朝的枢密院11.魏晋时的中书省和门下省原本只是充当皇帝秘书的机构,后来权力逐渐增大,进而演变成了国家的核心

6、机关。这反映A.君主的权力被削弱B.国家行政机构不断完善C.专制下的权力转移D.秘书机构权力过度膨胀12.汉、唐、明三代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宦官专权现象,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上没有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A.皇权不断加强B.长期处于分裂C.外戚势力衰落D.皇权相对削弱13.唐代,皇帝诏书由中书省祥拟定稿,皇帝批览后降出奉行。宋初,则先草拟,送交皇帝后再照其意见正式拟旨。这一变化使得A.决策机制更加完善B.政务处理更为快捷C.皇帝权威有所加强D.官僚机构急剧膨胀14.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

7、,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丛脞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A.反映了对官员的专业性要求加强B.协调了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关系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进一步遏制了专制皇权的膨胀15.有学者认为,秦汉时“民之反,多农与士结合,易成;至宋明民之反,农而已,士稍也,易败”。由此可见,隋唐制度对封建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是A.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完善B.“大一统”格局得以奠定C.封建统治基础得以扩大D.儒学得以发展和完善16.(2016年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