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参照物”运用.doc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参照物”运用.doc

ID:48350997

大小:5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参照物”运用.doc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参照物”运用.doc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参照物”运用.doc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参照物”运用.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参照物”运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参照物”运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参照物”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好多学生在碰到问题时会产生无从着手的困境,他们经常要么瞎蒙,要么胡乱写一个答案等待老师订正。事实上老师也明白,自己一讲学生就会懂,这只是学生能够解决问题的一个假象,因为仅就错的某一题而言,学生有记忆答案的能力,如再碰到类似的问题,他们将仍是猜谜,仍会押答案。如此反复,师生皆感到疲惫不堪,收效不大。反思这一现象,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认真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则在于教师。作为老师应该在教学中寻找合适的“参照物”,在碰到该类问题时引导学生主动进入一种有意识的、清晰而又自觉的思路上去,从而帮助学生走出一

2、种“无从着手”的困境。参照物,即能够进行参照和对比的物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参照物”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估算教学中参照物的合理运用新课标提出要加强估算,所以无论是在计算教学还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估算作为其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被教师所重视,学生的估算能力正逐步得到提高,估算的习惯正逐步养成。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估算,使学生能较快、较准地接近标准答案,这就需要一个教学策略问题。以二年级上学期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教学为例,学生建立1厘米的概念后,教师常常会让学生佔一佔数学书的长度是多少厘米。甲说30厘米,乙说5厘米,丙说80厘米。对这样的

3、问题,学生举手的热情比起其他问题来积极性更高,原因是可以猜,可以不需耍严密的思考,但给出的答案不是太小,就是太大。令执教的老师苦恼不已。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学生出现五花八门的答案恰恰是市于缺少了一个已知长度作为参照,教师在教学前没有作好恰当引导。假如让学生运用自己所熟悉的物体的长度进行比照,估算教学就不会陷入困境。比如引导学生用口己掌宽的长度来度量,一个掌宽约为6厘米,估计数学书的长度大概有这样的儿个,这样学生给出的答案就不会小得令人尴尬,也不会大得离谱了。像解决估计长度这一类的题目,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身上的“尺了”,如指宽、掌宽、一庚等作为参照,估计结果就会较快、较

4、准地接近标准,冃让人信服。在估算的过程中,虽然个人选用的参照物不一定相同,但有了一个标准,估计的结果就会趋向于一个合理的范围。“估计”不是瞎猜,而是有据可依;而这个“据”就是要找到合适的“参照物”。教师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就是要引导学半善于在估算中寻找到比较合适的参照物。二、单位教学中参照物的有效运用以计量单位认识的教学要求为例,其中首要的任务是使学生对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较鲜明的表象。如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知道1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重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时间单位小时、分、秒(“初步建立吋、分、秒的吋间观念”)。这样规定的根据,是由于这

5、些计量单位在E1常生活中用得较多,也较容易调动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并借助各种直观手段來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因此,要把这些基本单位的认识教学搞扎实,就离不开生活中那些帮助学生形成表象的“参照物”。在实际教学中,每次学习新单位后,练习中常会让学生填写、运用这些单位。老师们普遍认为,教得辛辛苦苦,但学生仍会有很多的错误,如“一袋面粉重50()”,会有很多的学生填写“克”o静心分析一下原因:学生碰到填重量单位,第一反应,吨、千克、克,填哪一个?第二反应,物体大而重,填吨;千克次Z;用克做单位的物体最轻。笫三反应是作出判断,面粉很轻,于是选“克”。(这一类同学的想法较具有代表性,还是

6、比较有条理的,部分同学是无从想起。在教师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教学生这样思考。但要注意的这只是一个大前提,碰到具体的问题还需具体对待。)而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自己爱吃的“QQ糖”的重量为一袋是75克进行比照,大家就会发现口己在闹笑话。所以每学习一种新的单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和他所熟悉的事物间建立起联系,如2袋盐是1千克,爸爸开的卡车的载重是5吨。这样1千克的概念便丰满了、立体了,吨的概念也具体、形象了。学生脑中有了这样丰富的参照物作为积累,计量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的获取就会变得厚重而清晰。由此单位间的进率、用单位进行的实测活动就会开展得很顺利,这也会为以后学习由这些基木单位

7、导出的其他单位打好基础。所以,把学生身边熟悉的、和生活相联系的一些事物作为“参照”引入到教学中來,就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少绕弯,在有限的吋间内使有效教学落到实处。三、位置教学中参照物的定向运用《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位置与顺序属于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把这部分的内容拓展到了生活空间,会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生活空间。一年级上册中的位置与顺序包括“前后、上下、左右”。它是与学生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位置与顺序,因而要学习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以“东西南北”这一部分教材为例,尽管大人们认为教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