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北师大版必修2.docx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北师大版必修2.docx

ID:48470520

大小:1.32 M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03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北师大版必修2.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分层作业(二) (建议用时:35分钟)[合格基础练]1.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右面邮票所体现的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  )A.男耕女织 B.铁犁牛耕C.集体劳作D.刀耕火种A [从邮票上可以直观地看出古代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特征。]2.“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秦民歌主要反映了(  )A.小农经济极其稳定的特征B.小农经济的脆弱性C.小农经济对自然的依赖D.小农经济受天灾的危害B [根据材料可知,小农经济下的农民遇到灾

2、荒,往往陷于贫困,这反映出小农经济抵御灾荒的能力差,具有脆弱性,故选B项。]3.下图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关系示意图》。形成和维护图中社会家庭关系特征的根本因素是(  )A.皇权专制B.等级观念C.自然经济D.社会习俗C [图示信息与皇权专制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等级观念不是材料中图片所反映问题的根本因素,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男尊女卑”“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等信息可知根本因素应该是封建小农经济,故C项正确;社会习俗与图示信息有关,但不是根本因素,故D项错误。]4.有人认为,潮汕方言当中,男人意为“打捕”,女人意为“煮

3、娘”。这可能反映了古代潮汕地区(  )A.男女分工明确,以家庭为生产单位B.属于纯粹的海洋文明,不存在农业生产C.女性居于家庭主导地位,男性地位不高D.男女平等,排斥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A [题干中潮汕方言反映了古代中国以家庭为单位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农业生产现象,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故排除;C项对于男性与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的描述错误,故排除;古代中国社会男女是不平等的,男耕女织是基本生产模式,故D项说法错误。]5.《庄子》中载:“深其耕而熟耰(平整土地)之,其禾繁以滋,予终年厌飨。”《吕氏春秋》也说:“凡农之道,厚(

4、候)之为宝。”这表明战国时期(  )A.小农经济发展B.注重精耕细作C.铁犁牛耕出现D.农民自给自足B [材料“深其耕而熟耰(平整土地)之……厚(候)之为宝”反映了战国时期农业注重耕作技术和农时的重要性,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小农经济发展,而是说明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铁犁牛耕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自给自足的问题,故D项错误。]6.图一和图二是中国古代耕作示意图,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  )图一           图二A.铁农具的推广B.犁耕技术的改进C.

5、畜牧业的发展D.小农经济的形成B [图一反映的是二牛抬杠的耦犁、图二反映的是曲辕犁,这是犁耕技术改进的重要表现。]7.中国古代“广种未必多收”已为人所熟诵;农谚云“锄头底下三寸泽”;贾思勰曾告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意在强调中国古代农业(  )A.重视精耕细作B.粮食产量稳定C.生产技术成熟D.生产效率低下A [材料中“广种未必多收”“锄头底下三寸泽”“宁可少好,不可多恶”等信息都与精耕细作相关,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说到产量稳定和生产技术成熟,也非强调效率低下,故B、C、D三项均不正确。]8.

6、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低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A.耧车B.翻车C.筒车  D.风力水车B [耧车属于西汉时期出现的播种工具,故A项错误;“脚痛腰酸,高田车进低田出”说明是依靠人力的翻车,故B项正确;筒车是依靠水力,与题干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风力水车依靠风力,不是人力,故D项错误。]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材料二男耕女织(1)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主要经济形式是什么?这种生产

7、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该经济形式有何突出特点?(3)假若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材料二所示的时期,你所向往的理想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两则材料所反映的中心是小农经济,在充分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运用材料信息和教材中有关小农经济的知识回答。其中,第(3)问要把握人们在小农经济影响下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答案] (1)小农经济。春秋时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2)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3)男耕女织,自

8、给自足,生活安定,儿孙满堂。(言之有理即可)[等级过关练]10.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B.小农经济有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