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3空气的流动教学设计大象版.docx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3空气的流动教学设计大象版.docx

ID:48519188

大小:25.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06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3空气的流动教学设计大象版.docx_第1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3空气的流动教学设计大象版.docx_第2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3空气的流动教学设计大象版.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3空气的流动教学设计大象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空气的流动一、目标确定的依据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知道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2.能在好奇心的趋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3.了解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空气的流动》。上节课探究了热空气上升的事实性知识,开始从运动的视角关注空气的流动。本节课学生将探究风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知道风的成因。本节课仍然会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即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得出结论,最后增加拓展活动一项。虽然和上节课一样需要经历完整的探究活动,

2、但本节课的重点在“制定计划”上。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观察空气运动的能力,能够观察并操作热空气性质的实验,具有初步的归纳、概括实验现象的能力,但实操能力还不熟。教学时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发他们联想,推想和验证风的形成,聚焦问题。二、学习目标:1.知道热空气上升后,周围较冷的空气会流动过来,补充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2.能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现象提出猜想和假设。3.有利用模型搜集证据的意识和能力。4.通过对风门作用的了解,探寻工具中的科学原理,体会结构和功能的联系。三、学习重点: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根据自己的假设,制定出科学严谨的实验计划。2.通过实验,探究

3、风的形成过程。四、学习难点: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根据自己的假设,制定出科学严谨的实验计划。2.通过实验,探究风的形成过程。五、教学准备:教材、教学课件、风的形成演示箱、实验记录单等。六、学习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冬天家里用暖气片来取暖。你注意过暖气片一般安装在房间的什么位置吗?暖气片被加热后,空气会发生什么现象?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会被谁占据呢?学生回答:安装在墙下边。通过生活中的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猜想假设1.老师今天带来一个房间模型,带孔的玻璃箱模拟房间,箱子里的蜡烛模拟暖气片,大家看一看,点燃房间墙边的蜡烛空气会

4、发生什么变化?1.学生思考,进行猜想。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本环节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现象提出猜想和假设。搜集证据1.老师讲解实验:我把蜡烛放进去空气流动了吗?不知道因为看不见,回想一下我们可以借助什么确定空气在流动?怎样观察?2.教师总结可以将线香放在洞口,点燃蜡烛和线香,将线香移至出风口,观察烟的飘动情况,来判断有没有风的形成,并且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1.思考讨论借助线香的飘动判断风的形成方法。2.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验证猜想是否正确。3.完成《学生活动手册》上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学会用模型搜集证据的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5、为下个环节做准备。得出结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热空气上升后,周围较冷的空气流动过来,补充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的结论。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被冷空气占据了。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拓展活动教师展示课件“巧妙的设计---风门”,提出“炉子的风门为什么设学生思考,并在课下尝试解决问题。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同时鼓励学生课下探究。计在底部?如果想让炉火旺一些,该怎样操作风门?如果想让炉火小一些呢?”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