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单元教学分析.doc

《认识人民币》单元教学分析.doc

ID:48526038

大小:30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5

《认识人民币》单元教学分析.doc_第1页
《认识人民币》单元教学分析.doc_第2页
《认识人民币》单元教学分析.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认识人民币》单元教学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认识人民币》单元分析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2.认识各种常用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各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感受“元”是人民币单位中最常用的主要单位,初步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并知道爱护人民币。内容安排及其特点1.教学内容和作用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十进关系,认识现在流通的人民币的各种面值,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本单元的具体知识结构如下。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

2、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年级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掌握100以内数的知识的基础上,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有3个方面:一方面是使学生初步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还有一方面是为后面的学习,尤其是小数的学习作些铺垫。2.教材编排特点本单元的教材编写主要有以下特点。(1)注重体现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3/3如,本单元的主题图出示了4幅反映学生日常生活的画面,其中有3幅都反映了一个主题:一切商品交换都离不开人民币,揭示了人民币的作用

3、。同时,还教育学生将零钱积攒起来,渗透节俭、理财、爱国等教育。(2)将人民币的认识分为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和大面额人民币的认识两个层次,并以小面额的认识为主。为了商品交易的便利,我国制定的法定货币品种较多。按质地分,有纸币和硬币;按单位来分,包括以分、角和元为单位的货币;按发行时间来说,又分为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教材中介绍的是现行流通中使用的第五套人民币(分币和1角、5角的纸币除外)。同时,为了便于学生认识,避免混淆,教材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认识分为小面额和大面额两个层次。这样编排,既使学生对我国正在流通的法定货币有

4、一个整体的了解,又突出了教学重点。(3)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教学。在货币流通、商品买卖中使用的人民币主要是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因此,本单元教材的安排比较突出以“元”为主线,让学生在重点认识元币的基础上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同时开展主要以元为单位的购物活动及简单的计算。从而,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深切地体会到“元”是人民币的常用基本单位,感受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这里还应该提出的是,鉴于不同地区的实际经济情况,教师对于基本单位的教学可以有所调整。(4)以小数形式呈现的物品价格的认识不再作为正式

5、教学内容,同时降低了计算的难度。由于原来将小数形式呈现物品价格作为正式的教学内容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修订后的教材将这部分内容移到了“你知道吗?”中,作为仅需要学生了解的内容,不正式教学。连带取消了计算中从小数到复名数的转换环节。同时,由于计算的数据只限于20以内,涉及复名数的计算不需要进位、退位,大大降低了计算的难度。教学建议本单元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3/3(1)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具。人民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特殊商品。因此,让学生认识人民币时不能空空无物,需要依托具体实物来开展。但如果让学生用现实中的人民币进行学习,一方面会存在货币安

6、全隐患,给家长带来负担;另一方面也存在卫生安全隐患,会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教师应选用模拟人民币来开展教学。本册教材的附页中为学生提供了各种面值的模拟人民币,在与本教材配套的学生学具卡片中,也配有模拟人民币学具。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加以利用。(2)设计好必要的各类学习活动。认识人民币不能脱离真实的生活情境,一年级学生需要在活动体验中认识、了解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设计必要的学习活动。例如,例1让学生认识1及1以下面值的人民币,并为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作铺垫。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以

7、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通过分类活动认识并归纳我国发行的人民币的种类,了解例1中每种人民币的面值和图案、色彩特点,从而使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落到实处;又如,可以通过兑换活动教学例2中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通过模拟购物活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掌握关于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进而学习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