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瑶心得体会3.doc

田瑶心得体会3.doc

ID:48560704

大小:2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6

田瑶心得体会3.doc_第1页
田瑶心得体会3.doc_第2页
田瑶心得体会3.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田瑶心得体会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怎样进行教材研读涪陵区白涛街道中心校田瑶今天,曾老师在讲座中谈到我区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其中“教材研读不透彻”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外乎是把教师教学用书看看,把教材瞧瞧。怎样进行教材研读呢?我做了一下思考:首先要走近作者,读懂教材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借助文本进行对话的活动,对话首先需要倾听,听懂作者通过语言文字要传递什么信息,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教师不解、曲解和片面理解文章,在教学中会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等方面或贻误教育时机,或产生负面影响。读懂文章并不等于教师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照单全收,只做一个“愚忠”的听众,教师应当有勇气有智

2、慧向作者说“不”。我们的语文教材是不可以迷信的,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读懂教材的真、善、美,让学生从中受到教益,与读懂教材的缺陷,引导学生学会批判、怀疑、完善,教师解读教材的基本责任。其次要走近编者,研透教材教学内容不等于教材,更不等于课文,它隐藏于教材当中。一些语文老师把教学内容与教材、课文混为一谈,怎能不导致语文教学肤浅、片面或偏颇等问题的出现呢?教材编者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素质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安排语文教材的每一册、每一组、每一课,在每一课中除了课文还设计了插图、生字表、各种习题等等内容,这些合起来成为教材。吃透教材,就需要教者和编者借助教材展开对话,了解编写意图,明确教学内容。

3、吃透教材,⑴要有联系的思维。我们研究每一篇课文,都要联系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有关语文课程特性、基本理念、总体和阶段目标、教学实施建议等都应该成为解读教材的基本指南。我们还要联系整册教材、本组教材来解读本课教材,确定它在阶段教学中承担的具体任务——明确到底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训练学生什么能力,培养学生怎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吃透教材,⑵要有整体的思维。要把一课里所有组成要素综合起来考虑。吃透教材,⑶要有语文的思维。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引导学生完成从关注言语内容到关注言语形式的过渡。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把语言学习作为全面落实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明线,通过语言学习拉动诸如兴

4、趣培养、感情激发、价值观塑造等等“暗线”。理解、内化、运用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点,连成语言学习这一条线,从而拉动学生素养提高的完整的面。本着这样的语文教学理念,解读文本时,要注重对语言的揣摩、赏析,充分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在课堂上引领学生通过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吃透教材,⑷要有创造的思维。包括教师对教材的个性的解读和创造性使用。结合教师自身特点、学校生活实际和学生特点,教师有必要对于编者的意图做出自己的判断,对编者的安排做出应有的完善——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和开发其它教学资源,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

5、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有效而生动的课堂教学提供基本保证。最后要走近学生,用活教材学生主体理念的出现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根本性标志,《语文课程标准》通篇都紧扣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核心理念。以学定教,为学而教,要求教师解读教材时要胸怀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只有这样理解、开发和运用教材,教材才真正找到它的根——与学生的生命融合,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中释放出无限的生命活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