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doc

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doc

ID:48573759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6

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doc_第1页
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doc_第2页
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南通市鹤涛小学孙玉华我觉得数学课堂就是学数学的,而且要学从生活中来源的数学,为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这样的实践:数学不但是数字的学问,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许多数学问题就是生活中的学问。如此,如何在数学和生活间架起一道桥梁,让二者自然无痕的融合,成了摆在许多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如果过分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就会忽视孩子生活经验的发展;要解决好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则既要求孩子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又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平时的教学观察中,我发现孩子们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他们间架的桥梁

2、更稳固,更漂亮,我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尝试。一、联系生活原形——学数学古时候,人们用结绳表示数,用猎物交换生活必需品到今天的超市购物,节约用水,话费中的问题,用电(峰时和谷时)问题,商品打折等问题,无一不紧密联系着一定的数学知识。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年级学习比较长短时,老师可以提到吃饭时用的筷子,两根是一样长的,并认识到:如果长短不一样,夹菜就费力了。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后,可联系孩子过生日的场景,家里几个人平均分着吃,每人可分得这快蛋糕的几分之一呢?让孩子体会到学习分数是有用的。再如学习“打折”,可提出这样一个生活问题,乘无人售票车每次投币一元,办卡无工本费且可打7折。请你帮妈

3、妈算算,这样每月可以节约多少元呢?孩子们一定会觉得能为妈妈解决一个问题而骄傲的。联系生活原形学数学,能降低数学学习的门槛,把一些问题简单化,学习材料生活化,让孩子明白学好数学知识,就能解决一类生活问题,也体现了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观点,引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联系生活原形学数学,首先要求老师有一定的钻研及分析能力,能挖掘出某个生活现象背后所联系的数学知识,将生活问题和知识有机联系,有目地的重组教材;其次要求老师有较好的课堂组织应变能力。带领孩子们穿越生活原形,直达数学的本质;最后老师要注意培养孩子有一双能主动观察生活现象的眼睛,并有联想、思考与之有关的数学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

4、能操之过急,拔苗助长,要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的难易联系不同的生活原形。一、丰富生活经验——用数学我们不难发现,数学学的好的孩子往往是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我们让孩子学好数学,再运用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我们说孩子就是孩子,有时他们仅仅能停留在生活的表面。现在课本中很多解决问题,如三家超市都打折,优惠措施不同,有的打8折,有的买4送1,有的满200元送20,问到哪家购买合算;包装四本书,怎样最节省包装纸,这些问题如果对缺乏生活经验的孩子来说,的确是有一定困难的。要想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用数学知识顺利的解决问题,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1、多开展活动活动需要孩子的亲

5、身参与,在活动的准备、开展、反思阶段,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增长知识,也就是生活经验。如低年级学了10的分与合后,可以采用小游戏猜数;学习平面图形后,让孩子尝试用三角形、圆、长方形画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既深化了对图形特征的认识,又培养了孩子的美感;在中高年级则可尝试开展一些小调查、小实验,如提供给孩子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浪费大约12千克水,请计算1个月会浪费多少呢?在实验调查及计算中,孩子体验到了聚少成多的道理,不自觉中就有了节约的观念。孩子在活动中成长,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后又会促进下一次活动更好的开展,这样有利形成良好的循环。2、鼓励孩子多出去游玩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的教育应充分的顺应孩

6、子的这一特点,到超市商场、公园、动物园去游玩,见识广了,生活经验自然就丰富了。在公园,我们可以估计一块草地的面积,猜猜旋转木马1分钟能转几圈;商场,打折,买2送1,他们甚至可以一起计算,如果没学过,也正好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还有走楼梯的时间和层数问题。孩子在观察、思考、想象中,一切都水到渠成了。3、鼓励孩子多和同伴交流有些知识不一定要亲身体验才能获得,积极的和同伴交流,分享彼此的生活经验,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现在独生子女居多,这也限制了同伴间的交流。家长和老师要多搭建交流的平台,如在社区中,周末一起活动,合作交流的能力的培养对现在的孩子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有个孩子说,我跟妈妈一起买鸡蛋,知

7、道1千克大约18-20个,这样其他的孩子虽没有直接参与买鸡蛋的活动,但从和同伴的交流中一样能获得这个信息。二、解决生活问题——拓展数学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不光是为了就问题解决问题,而是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现象,进而解决生活中的一类问题。如学完“圆柱和圆锥”后,孩子们明白,因为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所以杯子做成近似圆柱样,才能放的稳,而且等底等高时,容积更大。也许以后当孩子拿杯子喝水时,就会自然的想起这些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