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doc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doc

ID:48573962

大小:2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1-27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doc_第1页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doc_第2页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书法的结构之美》教学反思双江县沙河中学唐文菊今天,我引导学生学习了《书法的结构之美》第一课时,现将这课时的教学加以反思,意在抛砖引玉、与同仁交流共勉。《书法的结构之美》是承接《书法的点画之美》而设计的教学内容。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①欣赏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初步认识书法的结构之美。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并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按照要求临写“篆、隶、楷”等不同书体,并能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③通过赏析“形似物象”的例字结构的巧妙之处,结合临写与交流,让学生感受书法结构的美感,领悟“艺术源于人们对生活

2、的体验”之真谛;按照所学书法结构知识,养成平时自觉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等。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就是根据这个目标,结合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如下梳理。一、本课的设计思路。第一部分:学前反馈。通过质疑“谁能说说篆、隶、楷、草的点画特点”和以林海的《琵琶相》作为背景音乐播放“学前反馈”课件,让学生回顾《书法的点画之美》的学习要点,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第二部分:导入目标。先用课件展示课题《书法的结构之美》,后分步展示本课的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为下面设计的“自主学习”、“合作探

3、究”、“展示交流”等环节指明方向。第三部分:自主学习。首先,让学生结合问题“中国书法与中国建筑的结构规则有何联系”预习教材P38,随后播放形似物象的“高、台、至”的课件,整体感受“中国书法与中国建筑有着一致的结构规则”。其次,导学“端正平稳之美”:让学生“独学”后回答教材P38-39所选字“中、盖、人、台”都通过什么对照,体现了书法结构中什么位置起到的端正平稳的作用?这一问题,并以“金鸡独立”游戏激发学生“互动”意识。再次,让学生欣赏感受课件“端正平稳之美”两张的图片,在“米字格”中临写“中、盖、人、台”,

4、体验楷书的笔画特点“法度森严、横轻竖重、撇轻捺重”,养成“练字先练眼”和“自觉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第四部分:合作探究。导学“均衡对称之美”:首先,让学生欣赏课件前两张图片“山、莫、暴、无、奉、禁”,思考“图片所选字体是什么,其结构有何特点,字形呈啥状?”3这一问题。其次,教师深入各学习小组督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代表对学习成果发表看法,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再次,播放课件例字“禁、及”,师生一同分析“禁、及”的结构,教师临写示范后,学生临写并体验篆书的笔画特点“藏头护尾、粗细均匀、笔势下垂

5、、状如曲铁”。导学“疏密匀称之美”:首先,依次播放课件“登、群”“妙、张”,让学生思考“重复笔画的排列分布应怎样,左右部件的向背应做到怎样?”这一问题,在赏析中领悟“疏密匀称”的结构之美,并形成“看法”上的共识。其次,播放课件“妙、张”,让学生思考“下面两个字哪个向而相犯了?哪个背而相离了?”这一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归纳、评述能力。第五部分:展示交流。首先,以林海的《琵琶相》作为背景音乐,播放课件“临写提示”和例字“古、六、自、高”,引导学生在“米字格”中比较分析例字“古、六、自、高”的比列、位置、重心和外形

6、,让学生养成“练字先练眼”的良好习惯。其次,指导学生临写:①分组临写例字,并用双手拿着作品加以展示;②派代表到前黑板临写“篆书”、“隶楷”,将自己的感受和临写的结果与同学交流。再次,教师巡导,以“篆、隶、楷、草”的结构之美,组织学生“互评”,在激发学生的“互动”意识的同时,进一步让学生明确隶书笔画的典型特征“波形、蚕头雁尾”。第六部分:达标提升。首先,让学生思考课件中“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书法的哪三种结构之美?”这一问题,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让学生的知识系统化,力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让两名学生到前黑板临写

7、隶体“隶书”二字,使全班学生加深对隶书笔画特点的理解。其次,让学生思考课件中“除了我们已学的三种书法的结构之美外,还有其他表现书构结构之美的类型吗?”这一问题,若时间充足,可让学生赏析课件的最后三张图片,在愉悦中感受“书法的结构之美”,激励他们回味收获、体验成功,进一步强化他们积极探究进取的价值取向。二、本课的教学感受。好的方面:1.按照设计思路顺利完成了本课时的教学任务,过程比较流畅,学生动眼、动脑、动手的意识较强,学习氛围也较浓厚。2.在导学案设计方面,能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不断探究

8、。3.由情景引入学前反馈、导入教学目标,再由“整体感受”,让学生在“米字格”中临写“中、盖、人、台”等例字,较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求知欲望。4.在合作探究环节,通过课件展示,加深了学生对3“均衡对称之美”和“疏密匀称之美”的认识,效果也较理想。5.在展示交流环节,无论是学生分组临写还是派代表到前黑板临写,都较好地展示了学生的书写功底和临写技能。6.在整个教学流程中,较好地践行了我校推倡已久的“一二六”课改教学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