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第二单元教案.doc

二下第二单元教案.doc

ID:48579910

大小:138.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2-26

二下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1页
二下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2页
二下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3页
二下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4页
二下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下第二单元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下第二单元课题1.古诗两首第1教时总第个教案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春雨》,背诵课文。2.学会《春雨》中的5个生字“乃、随、润、潜、细”。3.初步懂得《春雨》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学会“乃、随、润、潜、细”这5个生字。2.初步懂得《春雨》的意思,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教学难点充分体会作者对春雨的赞美之情,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学情分析先学提纲、PPT、小黑板【先学提纲】一、生字新词我先学1.圈一圈:用红色水彩

2、笔圈出《春雨》这首诗中的5个生字。2.描一描:完成书本19页“按笔顺描红”中“乃、随”的笔顺描写。3.练一练(1)我来写一写本课的生字:(2)解释文中词语的意思。时节:当:发生:润物:我还知道_______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初读课文我做主1.读一读:至少读《春雨》三遍,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2.想一想:《春雨》主要讲了什么,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的意思。三、积累资料我先行1.读一读《春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

3、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2.读一读描写春雨的其他诗句。(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

4、明》(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春雨》这首诗赞美了春雨的善解人意、及时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的生长。虽然学生早已会背这首诗,但要让学生体会到春雨的这些特点还是有些困难。前几年也上过这课,那时让学生逐字逐句朗读理解,学生对诗意是有所了解了,但总觉得他们对春雨的善解人意感悟不深,对春雨的喜爱之情也体会牵强。因此,在备这课时,决定把字词和诗意的理解放在“先学提纲”中让学生自主学习,课上稍作交流点拨即可,重点围绕一个“好”字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来16充分体会作者对春雨的赞

5、美之情,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激趣导入1.孩子们,春姑娘已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绵绵的春雨悄悄地下着,飘在果园,点红桃花;洒在树梢,染绿柳芽;落在田野,滋润庄稼;降在池塘,唤醒青蛙……同学们,你们喜欢春雨吗?春雨在古代被称为“喜雨”,唐代大诗人杜甫就写了一首《春夜喜雨》。今天,我们就跟随大诗人杜甫一起走进盛唐,去感受那场《春雨》。2、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古诗(一)出示目标1学习目标1:学会诗中的5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二)生字正

6、音、学写生字。1.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听清字音。2.这首诗中有5个生字,课前都预习过了,谁来告诉大家读的时候要注意点什么?点击出示生字“乃、随、潜、润、细”。指名学生读,领读。3.这些字,你如何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记住它?(字谜法、部件法)4、交流自己有趣的识记方法。(三)朗读古诗、把握节奏。1.指名朗读古诗、正音。2.引导学生读准确,读出诗的节奏美、音韵美。出示,指导朗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三、品读感悟(一)出示目标2学习目标2:读懂《春雨》,感受作

7、者的思想感情。(二)初步理解词义、诗意。1.通过昨天的预习,你已经读懂了诗中哪些词语、诗句的意思?2.汇报交流学习成果。(1)重点引导理解:知 时节 当 乃 潜 润(2)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古诗的理解。3.16同学们真的很了不起!靠自己的努力理解了诗意。现在老师再考考你,看看你能否通过考验?再读读古诗,看看全诗是围绕哪个词写这场春雨的?(好雨)(三)精读细品,感悟“好雨”,启发想像。1.读读古诗,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好雨”?一边读一边思考,把你自己感悟到的注出来。2.你认为这场春雨的“好”表现在哪些

8、方面?【预设一】知时节1.雨本无知,作者却说它“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把雨拟人化,变无知为有知,这个“知”字用得多么传神啊!颇有灵性的春雨,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思,所以(当春乃发生)。3.谁再来说说“当春乃发生”的意思?4.春天一到,春雨就飘飘洒洒地下起来了,这正体现了春雨的(“知”)。5.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春天正是万物生长的时节,人们多么盼望雨水从天而降啊。而雨好像知道人们的心思一样,不早不晚,就在这个时节飘飘洒洒地下起来了。同学们,这是不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