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新说课稿.docx

王亚新说课稿.docx

ID:48581468

大小:149.1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6

王亚新说课稿.docx_第1页
王亚新说课稿.docx_第2页
王亚新说课稿.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王亚新说课稿.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互动交流中教师会说引领学生辨析思维的语言王亚新我作为一名低段的数学老师,在数学课上经常会遇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知识点,所以在教学中经常会用到对比辨析的教学方法。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知识的混淆,提高辨别能力,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在数学理论中,比较应当是一种基本方法。”但是对比辨析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教学语言有效的问题,才能更好的引领学生的思维。问题解决教学内容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教师的语言不精确,语言不能直指核心,往往会给学生的理解造成困扰

2、,适得其反。比如我在讲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8页--解决问题,理解“逆向”的用加法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画图的策略分析问题。学生在课前已经具备了20以内加法的口算能力,同时也能正确地分析“从原来的整体中去掉拿走的部分,就是剩下的部分”的数量关系。学生独立完成时出现了两种结果。12-7=5(个)7+5=12(个)大家都认为自己的正确,那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法吧。生:从12个哨子里把拿走的7个去掉,剩下5个。师马上追问:12是从哪儿来的?生当时就愣住了,没有明白老师的意思,其他同学马上就说不对。对比两个算式学生都很坚定的认为自己的方法正确,特别是以前的问题解决都是从整体中把拿走的一部分去掉,所

3、以学生大部分都认为应该是用减法计算,而我在对比的过程中过早的地干预了学生的思维,他们还没有真正的讨论出一个结果,我就把错误的给否定了,致使很多孩子都没有真正的明白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教师一句话“12是从哪里来的?”一下子就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他们还没有在争论、辨析中产生兴趣,获得知识就被老师压了下去。所以在做一做中,还是有很多同学错了错误。我简单的统计了一下,例6的错误率大约是65.6%,而做一做的错误率大约也达到53.1%,只是略有提升。看到这个结果,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获取新知

4、识。学生真正学会知识是在其能够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加上适当的练习,才能获取新知,并能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所以在另一个班中我在上这个内容时,改变了提问的方式,给了孩子更多的争论、辨析的空间。案例(2)在对比辨析中,我让这些同学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提出了一个直指问题核心的讨论点,让学生展开讨论。师:听着好像也有道理,两位同学看来对这三个量的数量关系是非常清楚的,那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原来有多少个哨子?)这两个算式那个合适呢?生:问题问的是“原来有多少个哨子?”第一种方法是从原来的整体中把领走的去掉,求的是剩下的.而第二种方法是把领走的再拿回来和剩下的合在一起,才是原

5、来的哨子。互逆关系应用题的比较。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具有互逆的特点。比较它们的解题思路,明确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使各个零碎的知识串成线、联成网,从而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结构。核心问题的抛出一下子就把孩子的思路引领到要求的问题上来,学生通过自我的反省和与同学的争论过程中,真正的明白了数量关系,建构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在做一做时正确率达到了81.3%。对比辨析是一种数学课上常用的教学方法,但是如果教师的点拨语言不到位,或者点拨的时机不巧当,都有可能我到孩子,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我们不要在学生正在对比辨析的过程中,过早地干预学生的探讨,而是在学生不知所措的时候进行点拨,语言一定要直指问题的核心,才

6、能一下子点醒梦中人,使学生获得真正的思维上的提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