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目标.doc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目标.doc

ID:48582080

大小:2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目标.doc_第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目标.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目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目标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咏物抒情”这一主题选取了两篇散文和两首咏物七言绝句,表达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广玉兰》描写了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香幽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夹竹桃》描写了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古诗两首》:《石灰吟》诗人托物言志,通过对是头部为“千锤万击、烈火焚烧”,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墨梅》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升上寄予了

2、他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练习6:语文与生活——通过阅读诗歌,感受四季充满生机,学习拟人化的手法写出景物的特点,积累成语。诵读与欣赏《马诗》,感受作者的抱负和遗憾。习作6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调查统计,写下统计过程、结果、感受。二、单元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广玉兰》中自己喜欢的一两个自然段背诵;背诵课文《夹竹桃》中第四、五自然段;背诵并默写《古诗两首》。2、学会本单元16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2个字要求会认读,理解生词。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能说出诗句的意思,会用“无……不……”、“无不”造句。4、能够运用数学课上学到的

3、统计方法去研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同学中作一些调查,将统计过程、结果以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5、学习阅读“拟人化描写”的诗歌,并能仿写句子,学会分类积累词语;诵读与欣赏《马诗》,体会诗歌本身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有韵味地诵读;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练习口语交际,学习与人交流、与人对话;学写毛笔字。情感目标:1、《广玉兰》理解作者为什么喜欢广玉兰和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2、《夹竹桃》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3、《古诗两首》体会古诗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4、通过习作练习,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研究学

4、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5、激发学生对花草树木对大自然及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学会用拟人手法表达对大自然四季的赞美,同时积累描写四季的成语。三、单元设计意图《广玉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描绘了广玉兰的花香、色美、形秀和叶片的独特情趣,尤其是对它的花形作了细腻的刻画,表现了广玉兰优美的姿态和高雅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在对广玉兰香幽、色美、形秀、叶趣有了充分的了解后,让学生回到文本,认真思考。在如此美丽的花形之内还藏着她的什么品质呢?让学生自主学习,可讨论、可批注、可自读,在全班交流中再通过对开过的广玉兰、终年常绿的叶片这些细节,让学生切实感受广玉兰顽强的生命力。学完本

5、课后,可让学生模仿第3自然段,描写其他植物开花时的形态。散文贵在写神,《广玉兰》一文美在写广玉兰之形外更突出了她“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夹竹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在万紫千红的、五彩缤纷的季节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本文多处运用比衬手法突出夹竹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一年三季花开花落,而夹竹桃沐和风、抗暴雨、斗清冷,总是迎风吐艳,突显其可贵的韧性。另外,描写月光下的夹竹桃笔触细致入微,整齐的排比句式,字美、文美、景美、情美,引人遐想不已。《古诗两首》都是脍炙人口的好作品。两首均为七言绝句、咏物诗。《石灰吟》为明代诗人于谦所作。通过对

6、石头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即使“粉身碎骨”,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诗的前两行些石头面对各种磨难,毫不畏惧;后两行写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墨梅》为元代书画家王冕所作,作者善画梅,也喜咏梅。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那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诗的前两行写实,强调“吾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的,素净雅洁;后两行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为了让人夸赞颜色好,只是要让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