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举隅.doc

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举隅.doc

ID:48608421

大小:2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举隅.doc_第1页
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举隅.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举隅.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举隅万山区塘边小学教师饶莉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低年级学习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更为其它各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因此,从小学低年级起,教师就应扎扎实实地搞好识字教学。为此,我在这里粗读几点对识字教学的认识。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识字教学对教师而言不仅枯燥无味,而学生学起来也感到特别没劲和非常困难。因此,按常规教学思路,教师往往把时间和经历都放在识字、写字、记字的重点和难点上,并还要一遍一遍地反复强调。这样不仅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而效果又不好,在此,我

2、们不妨从相信学生出发,把重点、难点教给他们自己去处理、解决,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有一位老师在上《春雨沙沙》这篇课文的生字时,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并且告诉他们:“你们自己找一种方法把这些生字记住。”(其生字分别是:)洒染庄稼唤醒淋湿帽蒙几分钟后,学生纷纷举起小手,有的学生说可以把洒、染、淋、湿、放在一起记,因为它们都有三点水,随之教师就把这几个字提出来贴在一旁;有的学生说把染或蒙放在一起记,因为它们都是上下结构,教师又把染和蒙提出另贴在一边;还有的学生说可以把庄稼、唤醒、淋湿放在一起记,因为它们在这里可以组成词语……。真可谓每个小脑袋

3、的记法都各有千秋,别具一格,课堂气氛也因此而达到高潮,而最终生字卡片被调换成了:庄稼唤醒染蒙洒淋湿帽这样把生字分开来记,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看清它们的结构,识字起来也很方便,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所以识记的效果也更好,学生识记起来又有兴趣二、开动脑筋寻“字”趣在识字教学中,一些难写、难记的字,学生的写错率极高,不是写不起就是丢横少点。若死记硬背着写字,不仅要花费很多时间,还会导致学生记糊涂。因此,对于这样一些字,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交给学生自己来记,让他们充分开动脑筋,大胆想象,挖掘出生字中内含的乐趣;

4、另外,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来记。例如猜字谜、编歌决等都是很好地识记生字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首先,交给学生识记。例如生字“淋”是“シ”和“林”字组成,利用这一特点学生便充分发挥了想象。有的学生说水流到树林里去了;有的说水把树林打湿了等不同见解。另外,汉字中还有许多字更贴近学生生活,例如教学“捉”字时,可让学生先表演捉蛐蛐的游戏,通过游戏明确“捉”实际包含了两个动作,即要手脚并用,因此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他们对汉字的理解就变得轻而易举了’其次,编歌诀,猜字谜帮助学生记忆还有一些字教师可以跟据其字形特点,采用适合低年级学生情趣和理解水平的联想方法编成歌

5、诀或谜语让学生来读,是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对字形记忆的准确性。例如“喝”“渴”这两个字很容易混淆,教师可以让学生读歌诀“渴了要喝水,喝水要张嘴。”以区别它们的偏旁,从而使学生很容易分清这两个字。另外,猜谜语也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如上小下大即为“尖”,从而学生对“尖”的理解及记忆就化简了。三、认真批改、及时纠正在小学生识字的过程当中,由于他们粗心大意,往往在记字的时候出现错误,而这些错误在课堂上发现不出来,只有通过教认真及时去批改作业才能发现,从而给他们及时纠正,才不会酿制终身“遗憾”。例如在上《小黄鸡的故事》这篇课文的生字时,教师自以为学生对

6、这些生字已牢固掌握了,而批改作业下来,才发现写错字的大有人在。比如把“蛋”写成“”,“甜”写成“”。而对写错字的这些同学,在批改作业时教师已把名字记录下来,上新课之前,指名他们在黑板上重写一遍,在通过其他同学的共同纠正及识记,这些写错字的同学就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所以认真批改作业,及时纠正,是检查学生是否记住生字的最好途径,更为学生学习起到了查漏补缺的作用。四、识字扩展学生识字记忆以后,还必须指导他们运用学过的字词,识字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及写作能力,于是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应该慢慢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作能力,才为以后的阅读、写作打下坚实、牢固

7、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识字的同时,还要贯穿于造句、说话、作文,让学生反复运用学过的生字生词,以加深印象。这样,才能巩固识字的效果,达到识字的目的。总之,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搞好识字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每位教师必须认真严格的对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