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举隅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举隅

ID:24054910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举隅_第1页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举隅_第2页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举隅_第3页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举隅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举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举隅物理《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的目标,其中过程与方法目标重点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合作等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在突出科学探究内容的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逐渐拓宽思维广度,启迪创新思维,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的物理科学方法有:观察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建构模型法、数形结合法、等效替代法等。下面我重点谈谈以下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一、观察法  如在学习长度、质量、体积等物理量的测量时采用静态观察法;在探究蒸发过程中的温度

2、变化、沸腾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晶体、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伏安法测电阻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时观察弹簧秤示数采用动态观察法。在教学中还应该把出于好奇的观察转移到有目的的观察,从中发现问题,找到规律,从而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比如,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压和电流值多次进行测量时,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就应该强调尽量在整刻度时读数,以便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二、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最实用的科学方法。在控制变量法中,有的是控制单一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如:研究滑动摩擦力

3、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研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的关系等很多实验均可采用控制单一变量法进行有效探究;还有的实验是控制多个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如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无铁芯和电流的大小的关系;研究电流做功的多少与电压、电流、通电时间的关系;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等实验均可采用控制多个变量法进行探究。  另外,有的实验还采用了

4、定性的控制变量法,如:在探究音叉发生特点是,用同样的力敲击音叉时,同样的力是很难准确把握的,这种情况应该告诉学生这是定性研究,实验数据缺乏准确性,但能说明一定的道理,得出相关的物理规律,这种教学法,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为了更精确地进行实验探究,有的实验可用定量控制变量法,如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以及导体的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就是分别控制在导体的电阻不变(R=10欧)与导体两端的电压(U=3伏)不变的前提下,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这类实验,数据准确,定量说明问题,说服力很强。  三、转换法  转

5、化法在中学物理课本中主要体现在:1.现象转换:如通过观察U型管压强计,U型管内液柱的高度差的变化判断液体内部有压强的大小;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的多少转换成测液体温度的高低;把扩散现象转换成证明分子运动的存在;把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量的多少转化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2.量值转化:可以把微观的数值或变化转化为宏观的数值或现象,如挤压玻璃瓶看不出形变,但用封闭的玻璃瓶装满水,塞子中间插上一个细管,在挤压时,细管里的水面就会上升,说明瓶子发生了形变;鼓面停止敲击一段时间后还会发出声音,但肉眼看不到鼓面的振动,可以在鼓面上放一些小纸屑做的小纸球,发现小球跳动,这

6、说明鼓面还在振动。  四、建构模型法  建构模型法是一种较为直观的科学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摒弃次要条件,突出主要因素,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方便对物体本质的研究。初中物理中常见的模型有:1.想象模型:光线、光路图、磁感线、力的示意图、力的图示;研究连通器原理是假设最下边中间位置有个“小液片”,这个液片就是模型,它静止不动,说明两边的压强相等,从而得出连通器原理。2.结构模型:分子、原子的结构。3.实物模型:为了说明设备结构组成,演示工作原理而制成的模型,主要有:电动机、发电机、汽油机、柴油机、抽水机、磁分子、起重机、分子间作用力演示器等模型,

7、在教学中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4.三维模型:用CAXA软件编辑相应模型,用三维打印机打印出来,用以演示相关结构和原理。如连通器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电流表等。  五、数形结合法  数形结合法是物理与数学的有机结合,是把物理数据通过数学坐标系、图表等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发现物理规律及内在本质。这种方法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1.乐音与噪声图像;2.导体的电压和电流图像;3.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如:  1.乐音和噪声对比图像2.电流电压图像  3.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书本是船,兴趣是帆”,物理教学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重视方法的研究

8、,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随着课改步伐的加快,我们一线教师教改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