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歌教学的小论文.doc

关于诗歌教学的小论文.doc

ID:48612169

大小:59.9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6

关于诗歌教学的小论文.doc_第1页
关于诗歌教学的小论文.doc_第2页
关于诗歌教学的小论文.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诗歌教学的小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诗歌教学的小论文            卢望军        一直在小心翼翼地探索着诗歌教学的新路径。        因为喜爱,所以珍惜;因为珍惜,所以格外小心。        美丽而经典的诗歌,是我们心头的床前明月光,是我们梦里的花落知多少,是我们恍惚间的山深闻鹧鸪——平淡素朴而摄人心魄。堆典故砌辞藻,并不能造就深邃的优美;用平常的文字,搭配出新奇的意境,绚烂之极终归平静,才会美到极致,才会成为长盛不衰的永恒。        我读到的第一首诗是一年级课本上的《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大约因为迟钝,我当时并未能理解这首诗,直到上初中了,听别的小

2、孩咿咿呀呀时,才瞬间大悟——哦!难怪诗歌题目叫“画”啊!那是我第一次有顿悟的感觉,一直沉寂在记忆里的第一首诗顷刻间复活了!至于老师当时讲了什么,是半个字都不记得了的。从那以后便喜欢读古诗,但很多时候读不懂,只是一种隐隐约约朦朦胧胧的喜悦。        很长一段时间,我热衷于解析诗歌,直到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解析到自己都要作呕的地步,我才知道对于诗歌教学,我犯了巨大的错误。我清晰地记得,这句诗我是从初三语文教材后面附录部分的满满一页文字里寻到的。当时也不懂,只是觉得真美啊,真美啊,美到我好几次把它画成了画。但是,不幸,自从给学生们解析过几回以后,它在我心中就死了。我没能在学

3、生心中植下“壮美”的种子,反而亲手折断了我自己心中“雄浑”的幼苗。诗无达诂,朦胧是诗歌的生命,想经由解析而明晰乃是诗歌之美的死路。罪过!我曾经让无数诗歌的美窒息而亡。        我以为,把“诗歌赏析”纳入中考的必考项目,是加速诗歌的死亡。这类赏析题目通常是4分:2分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写思乡怀亲,忠君报国即可;2分赏析某个动词或意象,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之闹字,标准答案是“闹字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不按这种格式回答是要扣分的。因为语文考试受标准答案的制约,我也不得不这么教我的学生。记得一次段考,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的“飞”字

4、。我可怜的语文课代表的回答是:“飞字把玉笛声比作长翅膀的小昆虫,让我联想到笛声的轻盈悠扬”。多么灵动而诗意的感受啊,可惜阅卷老师半分都没有给。涛歌被淮给毁了?语文教学被谁给毁了?被标准答案毁了,被阅卷老师的刻板给毁了啊!        诗歌,是表达瞬间感受的。写诗,是把瞬间感觉翻译成文字的过程。这种翻译定格,本来就包含着感受的失真。即使诗人自己,也未必认为他笔下此时此刻的文字就妥贴细腻地传达了他彼时彼地的感受。何以我们相隔千年百年,竟狂妄地以为标准答案就是诗人当时的唯一感受?甚至竟可笑地判定不同的表述就是错误的理解?        读诗,是一种不足为外人道的隐秘感受,是读者生活体验

5、和诗人生活体验的共振,是几千年前曾经活泼泼几千年后依然华丽丽的人生经验通感。伟大的诗人和伟大的诗歌一样,都是永生的,从不曾离去。正是在这个认识基础上,我的诗歌教学尝试着采用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和诗歌深入对话,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贴近千百年前诗人的呼吸,引导学生在庸常的生活里见到另一种诗意的存在。    内容仅供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