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doc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doc

ID:48646209

大小:1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7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3.“居然”写出了什么?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居然”写出了种花生的结果,也写出了获得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地高兴的心清。因为大家没有种花生的经验,又是在荒地上种的,对能否收获没有把握。没过几个月收获了,真是喜出望外。用“居然”一词强调了大家那种惊喜的心情。)(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内容,懂得道理。 花生居然收获了,母亲提议一家人过一

2、个收获节。1.默读第3-15段,这次收获节都有谁参加?(母亲、哥哥、姐姐、我、父亲)那么作者重点写谁?(父亲)作者为什么重点写父亲?2.思考:在收获节上,他们围绕什么问题来谈论的呢?(议论花生的好处的)3.分角色朗读课文,讨论回答思考题。(姐姐说味美,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它的果实理在地里。)4.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两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两次。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点进而说明做人的道理。

3、) (1)齐读父亲的第一次议论。思考:父亲是怎样通过比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小组合作完成)  (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通过果实的生长位置、外表、印象的比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教师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矮矮地长在地上”等进行分析,体会出花生的默默奉献,朴实无华的品格。 (2)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成熟的果实理进泥土,等待人们来挖掘,来利用。由此,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板书:(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 (3)齐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所以你们要

4、想花生,它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思考: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  (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会炫耀自己,做对别人有用的人)4.作者对父亲的话理解了吗?你从哪里看出的?读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投影片。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三)拓展师: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外表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学生自由举例……(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理”。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深刻的道理。如

5、:粉笔这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东西,为了让同学们获得知识,不惜牺牲自己;蜡烛,照亮了别人而毁灭了自己……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