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唐宋金元时期.ppt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唐宋金元时期.ppt

ID:48719589

大小:83.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1-20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唐宋金元时期.ppt_第1页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唐宋金元时期.ppt_第2页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唐宋金元时期.ppt_第3页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唐宋金元时期.ppt_第4页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唐宋金元时期.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唐宋金元时期.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编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唐宋金元时期 概说这一时期是我国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唐诗、宋词、元曲、古文运动,涌现了一大批有成就的作家。相对文学创作而言,文学批评显得较薄弱,但在一些重要的,带根本性的文学理论问题上,比六朝更为深入,如意境问题等。大量诗话的出现是这一时期文学理论批评兴旺发达的标志,除诗学理论外,散文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如韩、柳、欧、苏的古文理论等。第八章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和“诗境”的提出 第一节唐初反齐梁文风中的两种不同倾向 一、对齐梁文学的评价齐梁文学总结了自魏晋以来将近四百年文学艺术发展中的

2、新成果和新经验,重视文学的“缘情”本质,讲究艺术形式的华丽,注意运用多样化的表现方法,初步形成了近体诗的格式和雏形。这些毫无疑问对文学发展起了积极促进作用。可以说没有齐梁文学的发展,也就没有唐诗的繁荣。齐梁文学的不良倾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相当一部分作家有片面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缺点,有些作品内容贫乏,格调低下。二是艺术上偏重辞藻、典故、声律等具体技巧,而对审美意象的整体塑造方面较为忽视。二、对齐梁文学持根本否定态度李谔《上隋高祖革文华书》“魏之三祖,更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竟骋文华,遂

3、成风俗。江左齐梁,其弊弥盛,贵贱贤愚,唯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王通王通《中说·事君篇》“子谓文士之行可见:谢灵运小人哉!其文傲,君子则谨;沈休文小人哉!其文冶,君子则典;鲍照、江淹,古之狷者也,其文急以怨;吴筠、孔珪,古之狂者也,其文怪以怒;谢庄、王融,古之纤人也,其文碎;徐陵、庾信,古之夸人也,其文诞;或问孝绰兄弟,子曰,鄙人也,其文淫。或问湘东王兄弟,子曰,贪人也,其文繁。谢眺,浅人也,其文捷。江总,诡人也,其文虚。皆古之不利人也。”王

4、勃王勃《上吏部裴侍郎启》“自微言既绝,斯文不振。屈、宋导源于前,枚、马张淫风于后,谈人主者以宫室苑囿为雄,叙名流者以沉酗骄奢为达。故魏文用之而中国衰,宋武贵之而江东乱。虽沈谢争骛,适先兆齐梁之危;徐庾并驰,不能免周陈之祸。”三、对齐梁文学既有肯定,亦有批判这以唐初史学家魏征、令狐德棻等人为代表。如魏征在《隋书·文学传序》中说:“梁自大同之后,雅道沦缺,渐乖典则,争驰新巧:简文、湘东,启其淫放;徐陵、庾信,分路扬镖。其意浅而繁,其文匿而彩,词尚轻险,情多哀思,格以延陵之听,盖亦亡国之音乎!”但在《隋书·经籍志》中说:“爰逮晋

5、氏,见称潘陆,并黻藻相辉,宫商间起。清词润乎金石,精义薄乎云天。永嘉已后,玄风既扇,辞多平淡,文寡风力。降及江东,不胜其弊。宋齐之世,下逮梁初,灵运高致之奇,延年错综之美,谢玄晖之藻丽,沈休文之富溢,辉焕斌蔚,辞义可观。”《文学传序》“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如去其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第二节陈子昂、李白和杜甫的诗歌理论 一、陈子昂的诗歌理论《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文

6、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咏叹。”所谓“兴寄”,兴,指感兴,意兴,是诗人浮想联翩,形象思维十分活跃时的一种状态。寄,指寄托,是诗人隐含于诗歌审美意象中的现实寓意。所谓“汉魏风骨”,和刘勰的“建安风力”意思大致相同。指那种刚健有力的文风。附录:《新唐书》“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元好问《论诗绝句》“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二、李白的诗歌理论《古风》“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

7、多荆蓁。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宣城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附录:晚唐诗人吴融《禅月集序》“国朝能为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盖气骨高举,不失颂咏讽刺之道。”三、杜甫的诗歌理论杜甫的诗歌理论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他的《戏为六绝句》中。1、对齐梁诗歌,反对全盘否定。“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2、对前代文学遗产主张“别裁伪体”“转益多师”

8、。“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3、开以诗论诗之先河。附录: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并序》“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第三节殷璠的兴象论和王昌龄的诗境论 一、殷璠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